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康熙和顺治为何既是修墓又是立碑的-王承恩作为明朝时期的太监 (康熙和顺治为什么打仗)

还不知道,明朝太监王承恩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赫赫有名的太监,但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大多都是遗臭万年,而明朝由于拥有恐怖的厂卫制度,所以为太监们的崛...

admin

说起明朝的太监,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刘瑾、魏忠贤这种大奸大恶的,但今天想聊聊一个不一样的——王承恩。

明朝的厂卫制度太出名了,太监们借着这东风,出了不少祸国殃民的主儿,像刘瑾、魏忠贤,那都是遗臭万年的货。但有意思的是,清朝顺治、康熙俩皇帝,却对一个明朝太监赞不绝口,不光给他修墓,还立碑纪念。这人是谁呢?王承恩。

康熙和顺治为何既是修墓又是立碑的-王承恩作为明朝时期的太监 (康熙和顺治为什么打仗)(图1)

崇祯

王承恩这人,是河北邢台人,早年跟在曹化淳身边。曹化淳也挺有意思,崇祯信王府的老人,魏忠贤掌权时被牵连,赶出京,在南京待罪。等崇祯一登基,立马被召回,还让他平反魏忠贤时期的冤案,曹化淳真干了,平了两千多件。后来崇祯让他当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权力大得很,跟当年的魏忠贤有得一拼。

康熙和顺治为何既是修墓又是立碑的-王承恩作为明朝时期的太监 (康熙和顺治为什么打仗)(图1)

曹化淳

不过曹化淳没魏忠贤那野心,也懂明哲保身。崇祯十一年,他连上三疏,说要退休。曹化淳要走,崇祯就问他:“谁顶你合适啊?”曹化淳直接推荐了王承恩。崇祯一听,点点头:“这王承恩是不错,聪明,还忠诚,能用。”

康熙和顺治为何既是修墓又是立碑的-王承恩作为明朝时期的太监 (康熙和顺治为什么打仗)(图1)

崇祯

这么着,王承恩就成了崇祯的大内总管,官到司礼监秉笔太监,还管着东厂。司礼监秉笔太监这官听着可能陌生,但权力大得很——内阁的奏折到皇帝面前,他能替皇帝“批红”。要是他拦着哪个地方灾年减免税的折子,那地方老百姓可就惨了,不是饿死就是造反。不过王承恩这人挺正直,没干过啥坏事。

舍身赴国难

可惜啊,崇祯这人太昏招频出,再忠心的臣子也救不了。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打到了北京城下,崇祯召集大臣开会,结果一个都没来。身边就剩王承恩这个老太监。三月十九日,王承恩陪着崇祯上了煤山,眼看着他吊死在歪脖老槐树上。崇祯死了,王承恩也没跑,跟着一起去了。 康熙和顺治为何既是修墓又是立碑的-王承恩作为明朝时期的太监 (康熙和顺治为什么打仗)(图1)

思陵

康熙表彰王承恩的原因

清朝皇帝对王承恩这事儿挺上心。顺治给崇祯发丧的时候,就把王承恩埋在了崇祯的思陵门外,让他守着皇陵。到了康熙,为了拉拢汉人大臣,更是大力夸王承恩忠心,在思陵旁边给他立了碑。王承恩要是知道自己这忠心,成了清朝的政治宣传素材,估计也挺意外。不过话说回来,忠臣嘛,哪个皇帝不喜欢?

康熙和顺治为何既是修墓又是立碑的-王承恩作为明朝时期的太监 (康熙和顺治为什么打仗)(图1)

康熙


上一篇: 明朝两朝重臣解缙-为何会被朱棣冻成-而死-冰棍 (明朝两朝重臣是谁) 下一篇:曹化淳为什么会说出忠贤若在-明朝灭亡之前-时事必不至此 (曹化淳为什么打开城门)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