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扮演着什么角色-以颉利可汗为首的东突厥是怎么灭亡的 (李靖扮演着什么角色)
隋唐时期的突厥是一个非常强盛的民族,他们在北方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突厥各部落曾统一为一个强大的突厥帝国,后来在隋朝时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隋唐时期的突厥,在北方草原上可是个狠角色,游牧起家,南北朝时还统一成过庞大的突厥帝国,后来到了隋朝,就分裂成了东、西两部。
东突厥那边的可汗,是原突厥汗国王室的嫡系后代,底子厚,国力强,兵肥马壮的,老爱往唐朝北部边境跑,搞点小动作。
唐朝刚建立那会儿,唐高祖光顾着收拾中原内地,东突老是挑衅,实在没空搭理,只能拿点财物去糊弄颉利可汗。可就算这样,突厥骑兵还是时不时来边境溜达,双方没少打小仗。

唐太宗刚上台,颉利可汗瞅着唐朝王室还不安稳,直接带十几万大军冲到甘肃渭水,长安当时都快紧张死了。唐太宗没办法,只能亲自跑到渭水桥上,隔着河把颉利可汗一顿臭骂,说他不讲信用。同时,还派了尉迟敬德去突袭突厥左翼,抓了他们几个将领。最后颉利扛不住,跟唐朝签了盟约。
不过唐太宗对这北方邻居一直提着心,天天琢磨着怎么练兵,找机会彻底解决东突厥这麻烦。
巧了,第二年东突厥那地方遭了大雪灾,羊马冻死一堆,这对游牧民族来说,简直是断了根。加上连年打仗,兵都累趴了,内部也乱套了。地位仅次于颉利的突利可汗直接投奔了唐朝,东突厥这下实力大打折扣,唐朝觉得,该动手了!
629年,唐太宗派兵部尚书李靖,带着十多万大军,分五路往突厥扑过去。
630年正月,李靖的军队扎在恶阳岭。有天晚上,他突然带着人摸到定襄(现在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颉利可汗一看唐兵突然杀到,还以为是李靖带着主力来了,吓得不行。

他赶紧往碛口(现在内蒙古善丁呼拉尔)撤,又逃到阴山以北。李靖一路追着,虽然不敢跟突厥兵硬碰硬,但也收服了不少小部落的小头目。
颉利一看自己就剩几万人了,只能服软,派使者到长安请罪,说愿意带着整个部落迁过来,归附唐朝。
唐太宗面上装得挺大度,派鸿胪卿唐俭去安抚颉利。心里其实还是不放心,又偷偷让李靖去摸底。
李靖和副将张公瑾合计:“颉利虽然投降了,但还有几万人呢。不如趁现在把他一锅端,省得以后他缓过来又闹腾。现在和谈呢,他肯定没防备,咱们带精兵突袭,准能赢!”商量好了,李靖就带着一万精兵往阴山去了。
当天晚上,李靖的精骑兵悄悄摸到颉利的营帐附近。突厥兵发现敌人来了,根本来不及集合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颉利可汗吓得魂飞魄散,带着几个亲信就逃到他侄子的部落去了。
李靖这一仗打得漂亮,突厥的有生力量基本被消灭,还抓了很多人和牲畜。最后颉利可汗也被唐兵找到了,直接押到了长安。

东突厥一完蛋,北边的那些民族政权都吓得不轻,见识到唐朝的厉害,纷纷跑来归顺,还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从那以后,唐朝的北部边境消停了不少,还成了中原和西域国家 people 来往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