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李白传-饮中八仙-所记载-李白与哪些人号称 (新唐书·李白传)
饮中八仙,指唐朝嗜酒好道的八位学者名人,亦称酒中八仙、醉八仙,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杜甫有,饮中八仙歌,瓷器画面绘饮中八仙,每每...
唐朝那会儿有八个特别能喝、也特有意思的文人,被称作“饮中八仙”。杜甫还专门写了《饮中八仙歌》记他们的事。瓷器上画这八仙的时候,常在人物边上写名字,清朝的这种画特别多。今天就聊聊这八位,一个个来。

先说说这八仙都是谁,杜甫的诗里写得可生动了:贺知章骑马晃晃悠悠,跟坐船似的,眼睛花了掉井里都能在底下睡着;汝阳王李琎,三斗酒下肚才去上朝,路上碰到拉酒的车,馋得直流口水,还恨不得把封地挪到酒泉去;左相李适之,一天花万钱喝酒,跟长鲸吸水似的,喝多了还装模作样说什么“乐圣避贤”;崔宗之呢,是个潇洒的美少年,举着杯子翻白眼望青天,那模样,跟玉树临风似的;苏晋平时吃斋拜佛,可喝醉了就总爱破戒;李白更不用说,一斗酒能写百首诗,长安街上喝醉了直接睡酒家,天子喊他都不上船,自称“酒中仙”;张旭三杯酒下肚,草书就来了,敢在王公大臣面前脱帽露顶,挥毫泼墨跟云烟似的;焦遂平时结巴,喝五斗酒才醉,可醉了能言善辩,把满座人都惊呆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这哥们儿从小就厉害,十岁就通诗书,人称“天才英特”。喜欢学纵横家,练剑当侠客,花钱大方,仗义疏财。年轻时离开四川到处游历,天宝初年到长安,经贺知章、吴筠推荐,被召去当翰林。但他在官场上不受待见,还被权贵诋毁,一年多就离开了。天宝三年在洛阳认识杜甫,俩人在诗坛齐名,合称“李杜”。安史之乱时,他跟着永王李璘,结果永王兵败,他被流放夜郎,半道儿遇赦回来了,最后在当涂县令李阳冰那儿去世。他的诗风雄奇豪放,又清新飘逸,《蜀道难》《行路难》这些都是代表作,有《李太白集》传世。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年轻时以文词出名,武后证圣元年中了进士。当过四门博士、太常博士,后来张说推荐他和徐坚他们一起编《六典》。开元十三年升礼部侍郎,又当集贤院学士,再迁太子宾客,授秘书监。这人性格放旷,爱喝酒,和李白关系特好。书法也厉害,尤其擅长草隶。天宝初年生病,上疏当道士,回乡后去世,有文集。
李适之,是恒山王李承乾的孙子。一开始叫李昌。开元年间当通州刺史,因为能干有名声,升到御史大夫,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天宝初年当左相,但五年后被李林甫陷害,贬到宜春当太守,最后喝毒药死了。
李琎,是睿宗的孙子,让皇帝李宪的儿子。长得秀气,性格谨慎干净,擅长射箭,和贺知章是诗酒朋友。封汝阳郡王,当过太仆卿,死后追赠太子太师。
苏晋,苏珦的儿子。小时候就会写文章,写的《八卦论》让房颍叔、王绍宗都赞叹。考中进士和大礼科,成绩都很好。玄宗先天年间当中书舍人,兼崇文馆学士,玄宗的很多诏书都是他和贾曾写的。后来当泗州刺史,袭了父亲的爵位,升吏部侍郎,管选官的事,当时评价不错。最后当太子左庶子。
张旭,字伯高。官职是左率府长史。书法特别好,楷书精通,草书最出名,世称“草圣”。他的草书和李白诗、裴旻剑舞合称“三绝”。传说他喝醉了又喊又叫地跑一圈再下笔,所以又叫“张颠”。颜真卿还跟他学过笔法,怀素继承了他的草法,俩人合称“颠张狂素”。他也写诗,正书有《郎官石记》,草书在历代集帖里能见到,墨迹有《草书古诗四帖》。
焦遂,平时说话结巴,见人不爱开口。可喝醉了,话多得跟流水似的,还特有理有据。他和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就是那“饮中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