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为何临终之前却不断拉扯衣服-刘娥几次身着帝王衮服 (但她为何临终了英语)
在两宋的历史上,最出名的女政治家应该就是刘娥了,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三任皇后,在历史上她与与武则天、吕雉齐名,她理政期间,政绩斐然,还发行了交子,也就是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两宋历史上要论最出名的女政治家,刘娥绝对算一个。她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三任皇后,历史上常和武则天、吕雉放一块儿说。她掌权那会儿,政绩还挺亮眼,还搞出了交子——也就是最早的纸币。

她出身其实还行,祖父是五代时的大将军,父亲是宋太祖的武官。可惜小时候父母双亡,只能寄居在外祖父家。日子过得挺苦,没啥地位,后来还成了歌女。嫁了个叫龚美的银匠,结果这哥们儿为了活命,把她给卖了。后来被张耆看上,推荐给了韩王赵恒。赵恒挺喜欢她,不仅歌好听,还会播鼗(一种小鼓),才艺挺多。
宋真宗一走,她就开始垂帘听政。古代后宫干政,反对的人可不少,但她倒也没干出啥出格的事,毕竟当时宋仁宗太小,啥也不懂,确实需要她搭把手。慢慢地,她在朝堂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力也越来越大。
权力大了,欲望也跟着来了。后来刘娥甚至动了称帝的心思。有次她问大臣:“唐朝那个武后,算什么样的女主啊?”大臣赶紧说:“那是唐的罪人,差点把江山都折腾没了!”刘娥听了没吭声……估计是顾忌名声,最后没敢称帝。
不过劝她称帝的人也不少,比如殿中丞方仲弓上书让她学武后,程琳还献上《武后临朝图》。刘娥问大家怎么看,谁都不敢说话,就鲁宗道直性子,说:“那当今皇帝算啥?”刘娥最后把奏章撕了,扔地上,说:“我不做对不起列祖列宗的事!”
虽然没称帝,但她的心思一直没断,在称帝和后世名声之间来回拉扯。她想:“我为大宋操了那么多心,有政绩,不让称帝,还不能穿件龙袍过过瘾?”
明道元年十一月,刘娥决定第二年二月,穿帝王之服去太庙祭祀。群臣一听,炸了锅,多有反对。尚书薛奎问她:“太后穿龙袍祭祀,是按皇帝的礼,还是后妃的礼?”刘娥一下子也给噎住了。
第二年二月,虽然大臣们反对得厉害,刘娥还是穿了帝王衮服去太庙祭祖。算是对群臣妥协,把龙袍上的宗彝、藻(象征忠孝洁净)两章去掉了,也没戴佩剑。
临终前,她老扯衣服,宋仁宗不明白啥意思,召见群臣哭诉:“太后临终总拉扯衣服,是啥意思?”参知政事薛奎说:“太后是怕先帝在地下看见她穿天子之服啊。”皇帝这才明白,她干涉朝政一直穿龙袍,但不想穿这个见宋真宗,赶紧让人给她换了普通皇后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