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何没有把强大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力量 (宋朝为何没有大一统)
宋朝为何没有把强大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力量?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朝的经济就不必多说了,是公认的封建时期的第一,为什么这么强大的经济实力却不能转化为军事力量,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宋朝的...
宋朝为啥有钱没枪?经济这么牛,军事却拉胯,主要就俩政策问题:守内虚外、重文轻武。
先说说“守内虚外”这事儿。
宋朝从赵匡胤960年建国那会儿,就一直琢磨统一全国。到了宋太宗赵光义,979年总算灭了北汉,最后一个割据政权没了。可问题是,当年石敬瑭割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还在辽国手里呢。
所以赵光义刚灭北汉,立马就掉头打辽国,想把幽云地区抢回来。这事儿其实赵匡胤在的时候就计划好了,还专门弄了个“封桩库”,每年把省下来的钱都存进去。赵匡胤跟大臣说过:“石敬瑭把幽燕割给契丹,害得那一带老百姓都在外面,我看着挺心疼。等封桩库攒个三五十万,我就跟契丹谈,要是能把地盘和老百姓还回来,这些钱都给他们当赎金;要是不行,我就把这些钱散了,招些勇士,自己打回来。”结果赵匡胤没来得及动手就没了。
但问题来了,辽国那会儿可不是五代十国那些小角色能比的,人家是马背上的民族,打仗组织能力都比宋朝强。赵光义打了两场,都输了,还挨了一箭。两次败仗下来,他彻底没胆子再打幽州了,命令边境守将别主动惹辽兵,等辽国打进来再反击。
过了几年,993年,四川闹了场大起义,王小波、李顺带的。这时候北宋才建国33年,刚消灭北汉14年,一个王朝刚起来没多久就出这么大的农民起义,历史上都少见。这也怪五代十国那会儿,手里有兵的就想称王称霸,宋朝打那些割据政权的时候,征了老百姓不少军需,有些宋将还抢东西,搞得老百姓怨气挺大。小规模起义早就有了,最后酿成了王小波、李顺的大起义,最猛的时候攻占了成都,建了个“大蜀”政权。宋朝花了半年多才打下来,但这次起义把统治者吓得不轻。
之后,赵光义就不怎么惦记收回幽云了,跟近臣说:“国家要是没外患,肯定有内忧。外患就是边境事儿,能防;但要是内部出奸邪,那才可怕。皇帝得时刻盯着这个。”意思就是,对外打仗不重要,防着老百姓造反才是头等大事。
宋朝按“内外相制”的原则,在京城周围屯了几十万禁军,主要就是防着地方叛乱和农民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之后,重点就放在防农民反抗上了。后来哪个地方闹饥荒,朝廷赶紧派兵过去驻扎,随时准备镇压;当地政府还硬把能当兵的饥民都招进军队,怕他们暴动。到了宋真宗时期,宋朝跟辽国打了个平手,签了“澶渊之盟”,靠送钱换和平。从此,“守内虚外”的政策就算彻底定下来了。
再说说“重文轻武”。
这事儿得从唐朝说起。唐朝为了防外敌,在边疆设了节度使,管着军队、老百姓和钱,权力大得很。后来节度使越来越牛,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对朝廷离心离德。唐玄宗时期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搞出了安史之乱。虽然乱平了,但节度使的威胁还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后,节度使们更是拥兵自重,朱温(朱全忠)直接控制皇帝,最后灭了唐朝建了后梁。
五代十国那会儿,节度使们互相打,谁打赢谁称帝,小政权一堆。藩镇将领们还放话:“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意思就是皇帝谁都能当,只要有兵。赵匡胤自己就是靠殿前都点检的身份控制禁军,发动陈桥兵变当的皇帝,对武将专权的危害体会太深了。
为了保住皇位,赵匡胤、赵光义得想办法削弱武将的权力。宋朝刚建立时,节度使还是半独立的小王国,军、政、财权都在自己手里。后来宋朝把地方的税收(除军费)全收到中央,还把各州的精兵调到京城,等于夺了节度使的财权和兵权。
赵匡胤还取消了殿前都点检这个职位,设了马、步、殿前三个都指挥使(三帅)管禁军,分了将领的权。禁军高级官用资历浅、好控制的人当,还经常换,就是怕士兵和将领关系太铁。还搞“更戍法”,军队到处换地方驻扎,将领不带兵,美其名曰“练习勤苦,平均劳逸”,其实就是让“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堕”,防止武将拥兵自重。
同时,宋朝拼命抬高文官的地位。赵匡胤就定了“以文官治天下”的规矩。宋仁宗时的蔡襄说:“现在当官的,基本都靠文章进去:大臣是文士,身边伺候的是文士,管钱的文士,守边疆的大帅是文士,转运使是文士,知州也是文士。”甚至有人说:“状元考上了,就算带几十万兵,收复幽燕,凯旋回来,在太庙献捷,风光都不及当状元的时候。”这话夸张,但能看出宋朝多看重文人。
宋太宗还说过:“五代时候节度使残害百姓,我现在用一百多个儒臣管大地方,就算他们都贪污,也抵不上一个武将祸害大。”宋朝通过科举和恩荫招了 lots 读书人,给好待遇,跟士大夫一起治理天下,统治是稳了,但也留下了积贫积弱的毛病。
这么一来,宋朝就算经济再牛,统治者也不可能把钱全变成军力。军事发展一直比不过西夏、辽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重文轻武虽然防止了武将专权,但也把武将的积极性全打没了,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差。从赵光义后期开始,打辽、西夏、金,老是输;连侬智高叛乱,宋军都被打得节节败退,最后靠狄青才压下去。这就是“守内虚外”“重文轻武”的下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