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北宋为何妥协呢-宣和合议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北宋为什么be)

靖康之耻前,金就曾经打到过宋朝家门口,当时宋金被迫签订城下之盟,这就是宣和合议的历史背景,宣和和议时间是靖康元年,也就是1126年,在这一年,金国同北宋发生战争,攻入了中原地区,包围了北宋的都城汴京,...

admin
靖康之耻前,金兵其实已经摸到宋朝家门口了,当时宋金被迫签了个城下之盟,这就是宣和和议的来龙去脉。 宣和和议签在靖康元年,也就是1126年。那会儿金国跟北宋打起来了,一路打进中原,把都城汴京围得水泄不通。北宋在汴京有驻军,各地援军也正往城里赶,金军硬是啃不下这块硬骨头,最后只能坐下来谈判。 协议内容其实挺屈辱的:金军撤围,但北宋得给金国送大笔金银,还得送不少子女和工匠过去。更狠的是,黄河以北的土地,全划给了金国。 金军围城的时候,朝里吵翻了天,有的主战,有的主和。可各地勤王的部队哪那么快到得了汴京?等来等去,主和的声音压过了主战,成了主流。宋徽宗最后听了主和派的,跟金国签了这纸和议。 和议是1126年十一月签的,金兵虽然撤了,但临走前在汴京周围抢了不少钱财和百姓。等金兵一走,宋朝这边有人觉得这口气咽不下去,要雪耻,主战派又抬头了,开始琢磨着怎么跟金国再干一仗。 宣和和议的双方,自然是金国和北宋。本来俩人约好一起打辽国,结果幽云十六州归谁的问题上闹掰了,直接打起来了。金国派兵打中原,围了汴京,宋徽宗最后顶不住,跟金国签了和议。

‍‍宣和和议的双方中,金国是处于强势地位的。金国包围了北宋的都城,因此,金国在条约的签订上有着很大的自由度。金国向北宋索取了很多金银财宝和子女,北宋当时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只能被迫接受。

北宋为何妥协呢-宣和合议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北宋为什么be)(图1)

这和议里,金国绝对是老大,毕竟人家兵临城下。要签啥条款,金国说了算。金银财宝、子女工匠,开口就要一大堆,北宋当时没辙,只能捏着鼻子答应。

金国还让北宋把黄河以北的地全割了,以后每年还得进贡岁贡。北宋虽然知道各地援军正往这儿赶,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先答应下来。

其实金国围汴京那会儿,根本没攻下来。城里守军不少,金军也挺头疼的。可宋徽宗这人吧,比较昏庸,就听主和派的,非要去跟金国低头。

和议内容传到各地,老百姓气得不行。金兵撤走后,宋徽宗可能也觉得主和派不靠谱,开始提拔主战派,想着怎么把丢的地、抢的财再拿回来。

宣和和议后续

‍‍宣和和议带来的和平,压根没持续多久。金国签完和议才俩月,又派兵打过来了,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带着大军直扑汴京,最后把都城给攻陷了。

北宋为何妥协呢-宣和合议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北宋为什么be)(图1)

宋徽宗签了和议,可压根没换来安稳。金国反手又打过来,汴京陷落,他和宋钦宗父子俩都被金国掳走了,宋徽宗被弄到东北苦寒之地。这时候,宋高宗赵构站出来了——他当时没在汴京,被派到地方组织抗金,北宋宗室差不多都被掳光了,南方世家大族就推他当了皇帝。

金国这次从山西、河北两路出兵,在汴京会师后继续南下,连长江都跨过去了,打到了江南。赵构在建康建立了南宋,金国非要灭了他,因为赵构在那称帝了。金国还扶植了齐、楚这些伪政权,让他们帮着统治中原,这些傀儡也真给金国卖命,跟南宋军队打了起来。


上一篇: 皇帝-赵构还是杀了他-伪楚-张邦昌做了一个月的 (赵构把皇位让给了谁) 下一篇:北宋时期的联金灭辽和南宋时期的联蒙灭金-都只是战略性错误吗 (北宋时期的联盟是什么)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