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赵构还是杀了他-伪楚-张邦昌做了一个月的 (赵构把皇位让给了谁)
张邦昌和赵构曾患难与共,后来,在金人的胁迫下,张邦昌曾做了一个月的,伪楚,皇帝,但张邦昌从不以皇帝自居,在金人撤离后,他马上还政于康王赵构,再说了,张邦昌本来已经逃出了汴京,只是为了避免金人屠城,才不...
张邦昌和赵构以前可是共过患难的。后来金人逼他,他当了一个月的“伪楚”皇帝。可张邦昌压根没把自己当皇帝,金人一走,立马把皇位还给康王赵构了。再说了,张邦昌本来都逃出汴京了,就是为了不让金人屠城,才不得不回来当这个“皇帝”。可为啥赵构还是把他给杀了呢?
(张邦昌剧照)
金人凭啥选张邦昌当皇帝啊?
张邦昌呢,是北宋末年的一个大臣。
金人围东京(现在开封)那会儿,北宋朝廷里的大臣分成了两拨:一拨是权臣王黼带着的主和派;另一拨是太常少卿李纲带着的主战派。张邦昌是王黼的人,那肯定跟着使劲儿主张议和啊。
金兵一围,宋徽宗这哥们儿平时就懂艺术和美女,这下吓坏了,结果把帝位禅让给了宋钦宗赵桓。王黼以前反对立赵桓当太子,所以宋钦宗上台后肯定要收拾他,没多久就被说是“强盗杀的”了。
张邦昌站错队了,也被派去金营和议。宋钦宗为了表示诚意,还让康王赵构当人质,跟张邦昌一起去的。
张邦昌在那儿使劲儿议和呢,宋钦宗却偷偷让宋纲他们带人去偷袭金营了。
好家伙,宋钦宗这一下子,差点把还在金人手里的张邦昌和赵构给坑死了。要不是张邦昌咬死说袭击金营绝对不是朝廷授意,再加上他在议和上积极得很,让金人挺满意,估计他和赵构的小命就交代在那儿了。所以啊,赵构对张邦昌还挺有感情的,算是共过患难的。
宋钦宗这冒失操作,报应来得很快。金人放了赵构和张邦昌,让宋钦宗自己去金营议和。金人狮子大开口的条件,把宋钦宗吓得啥都答应。结果呢?金人还是攻下了汴京,把徽钦二宗和400多个宗室人员都抓走了。
北宋虽然没了,但金人当时主要还是想要更多岁币和钱财。再说他们也不想派人直接占着汴京,就琢磨着扶个傀儡皇帝,让他们帮着筹钱。
张邦昌一直使劲儿议和,这不就成了金人眼里的最佳人选嘛?

(金人的进攻,图取其意)
二、被迫当皇帝还不叫自己“朕”。
张邦昌这人吧,是有点软弱胆小,但对宋朝还是挺忠心的。所以他死活拒绝金人的决定,跑出了汴京。
金人可不管什么思想动员,直接给张邦昌下了道文书,说3天内不上任,就屠了汴京。
消息一传开,汴京城全乱了,老百姓吓坏了,汉人官员还联名上书,求张邦昌出来当皇帝,好救全城百姓。
张邦昌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回来,接了金人的册文,在金人扶持下当了皇帝,国号叫大楚。
张邦昌当皇帝那叫一个谨慎。首先,他不去皇帝该待的紫辰殿、垂拱殿,挑了个偏殿办公,办公桌也不按皇帝规矩朝南摆,而是朝西放。其次,他坚决不让朝臣给他行跪拜大礼,议事时自称“予”不说“朕”,发的文书也不叫“圣旨”,叫“手书”。
有些人想巴结张邦昌,劝他说当皇帝就得按皇帝的来。可张邦昌打死不干。他心里清楚,自己就是金人的傀儡,这皇帝位早晚得还给赵家人。所以他得用行动让大家知道,他还是宋朝的臣子。
(赵构剧照)
三、还了皇位却被杀了。
金人撤出汴京后,张邦昌立马带着传国玉玺,跑到应天府找康王赵构,请这位唯一的合法继承人赶紧登基。还请求赵构来之前,先让元佑皇后垂帘听政。
然后张邦昌趴地上哭得不行,请赵构治罪,最后赵构原谅他了。算下来,他当皇帝刚好一个月。
赵构能当上皇帝,张邦昌帮了大忙,所以算将功赎罪,官复原职了。
但朝里好多大臣对张邦昌当皇帝这事不满意,纷纷弹劾他,连元佑皇后心里也恨恨的,要求严惩张邦昌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赵构顶不住压力,只好把张邦昌贬到潭州(现在长沙)当了个小小的节度副使,还派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随时给官府汇报。
这么轻的惩罚,民间都议论开了,都说赵构的皇位是张邦昌送的,所以不敢动他。
赵构正犯愁呢,金人听说张邦昌被贬了,又拉起队伍打了过来。
金人这么强势,赵构得靠李纲带着的主战派啊。可李纲说了,不严惩张邦昌,他就辞去宰相。
赵构没办法,只能下令赐死张邦昌。
当然,赵构杀张邦昌,是不是本来就想这么干,表面上推一下,半推半就就办了?这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