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竟掌管着一路的财赋-监察-北宋前期转运使有何职权

转运使,官名,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有水陆转运使、诸道转运使、盐铁转运使等,辽南面官亦设有都转运使和转运使,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前期转运使...

admin

转运使,说白了就是古代管运输的官儿,从唐朝往后,各朝都有,管水路陆路运东西,中央和地方都设过,什么水陆转运使、诸道转运使、盐铁转运使,名头挺多。辽国南面官也有都转运使和转运使。

竟掌管着一路的财赋-监察-北宋前期转运使有何职权(图1)

北宋那会儿,转运使的活儿可不光是运东西了,权力大得很,基本算是一路的“老大”,管着一路的钱袋子(财赋)还兼着监察,简称“漕”。有诸路转运使、都转运使、行在转运使、随军转运使这些名目。后来朝廷又设了提点刑狱司、安抚司这些机构,慢慢把转运使的权力分走了一些。元朝、明朝有都转运盐使,清朝叫都转盐运使,就专门管盐务了。

唐朝建都长安,关中那地方地儿小,粮食不够吃,得靠江淮产粮区供应。唐初的时候,洛阳以东的租粮先拉到洛阳的含嘉仓,再转运到长安充太仓。那时候中央官少,俸禄用不了多少,一年运个一二十万石就够了。可唐高宗以后,官员数量噌噌涨,加上军粮和百姓口粮,漕运就成了大问题,得专门设个官来管这事儿才行。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让李杰当陕州水陆发运使,这算是专门设漕运官的开始。开元二年(714年)又让李杰当河南水陆发运使,改进洛阳到长安的运输。后来河南尹常带着这个使,直到元和六年(811年)才废了。开元二十二年,裴耀卿被任命为江淮转运使,还加了副使。

裴耀卿来了个大改革,把过去江淮租船直接拉到洛阳的“旷年长运法”,改成了沿线设仓、一段段搬的“节级搬运法”,这样就不会因为江淮、汴河、洛水水情不一样,船走不动或者沉没了。他还改进了黄河上的三门峡运道,在东西两边各建粮仓,凿了三门北山十八里陆运,躲过了滩险,缩短了洛阳到陕州(现在河南三门峡市西)的陆路路程,漕运量一下子涨了不少,关中缺粮的问题基本解决了。自打裴耀卿当了这个使,江淮转运使就成了常设的官职。

安史之乱后,北方打烂了,生产不行,很多藩镇不上缴赋税,朝廷全指着江淮的赋税和盐利了,江淮转运就更关键了。唐代宗的时候,刘晏同时当盐铁转运二使。

他在裴耀卿的方法上又做了改进,多建改建了转运仓,用盐利当漕运经费,雇专门的漕卒,造适合不同水情的船,节级转运,一年能运一百一十一万石,粮食一粒没沉,运输量又翻倍了。

竟掌管着一路的财赋-监察-北宋前期转运使有何职权(图1)

刘晏之后,盐铁转运慢慢合成一个使,叫盐铁转运使。后来的继任者都按他的法子来。盐铁转运合一块儿后,原来转运使手下的巡院、仓吏,和盐铁使手下的场监巡院就合并了,还在扬州的扬子和江陵各设了留后院,让盐铁转运副使管,叫扬子留后、江陵留后,专门负责漕务和盐利。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让江陵留后管荆衡汉沔以南的两税,扬子留后管江淮以南的两税,盐铁转运使的权力就扩大到收正税了。而且盐铁转运的巡院官多带御史衔,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御史中丞魏奏请让这些院官审百姓的案子,盐铁转运使就有了处理诉讼的权。

盐铁转运使常常兼着宰相衔,或者让重臣兼着,有时候也让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来管。要是这个使在扬州,副使就留在长安,叫上都留后。盐铁转运的活儿还按地区分过两使,比如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刘晏管东畿淮南浙江东西山南东道盐铁转运使,第五琦管京畿、关内、河东、剑南、山南西道盐铁转运使。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包佶管汴东盐铁水陆运使,崔纵管汴西盐铁水陆运使。不过贞元以后,就不分地区设使了。

另外,转运使也有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区别,比如天宝末年魏少游当朔方水陆运使,管着朔方六城的漕运。


上一篇: 北宋百姓丢失母猪找上皇帝-看宋太宗如何处理 (北宋百姓丢失的文物) 下一篇:你不知道的北宋-揭秘北宋那些奇葩制度 (你不知道的北京地铁)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