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加速了王朝的灭亡-什么是斡腹之谋-让南宋无比恐惧 (也加速了王朝的崛起)
每当一提起斡腹之谋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1234年,蒙古汗国与南宋王朝合力灭金后,原来被金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又落入了一口冢古汗国之手,双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一提“斡腹之谋”,总让人想起那些藏在历史褶皱里的狠招,今天就掰扯掰扯这事儿。
公元1234年,蒙古和合伙灭了金,结果金占的中原地盘全归了蒙古,两边就这么僵持了好一阵子。南宋后来搞过“端平入洛”北伐,结果被蒙古铁骑揍得够呛,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蒙古直接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灭宋的仗就这么打起来了。
不过蒙古骑兵有个毛病,打平原行,到了山地就抓瞎,攻城也不在行,更别提南方的水战了,北方人晕船啊。靠着长江天险,南宋才撑了那么久。刚开始蒙古猛攻江淮,每次到长江边,都被南宋军民死死挡住,根本过不去。后来忽必烈当皇帝,打襄阳都花了五年才啃下来。又转头打川蜀,想绕后包抄,结果那水路纵横、山路崎岖,照样没戏。说白了,蒙古人就爱攻城不爱守,一听说后院起火就撤兵,南宋这边失的地没多久又回来了。
可蒙古人也不是傻子,吃了亏就学乖。他们琢磨着,与其硬啃长江,不如绕个大弯——从北边往西,穿过吐蕃,先灭了大理,再从背后捅南宋一刀。这就是后来让人闻风丧胆的“斡腹之谋”。那时候蒙古的地盘都快横到欧洲去了,绕到云南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多走几步路的事儿,南宋那边肯定也风闻过这事儿。
天下没不透风的墙,南宋很快就听说了这消息,管真假呢,他们宁可信其有。对快撑不住的南宋来说,蒙古边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得盯着——这“斡腹之谋”要是成了,南宋可就真完了。其实早在1236年,有个叫吴昌裔的官员就担心西南防务,他上疏说蒙古很可能从大理打过来,还说十年前就听说他们有这打算。
吴昌裔之后,好多人给朝廷上书,说得赶紧盯着蒙古这动向。到了1246年,长江沿线消停了点,南宋人更慌了,觉得蒙古大军肯定已经往云南走了,越来越多的人喊要防着“斡腹之谋”。可那时候南宋烂到根儿了,亡国只是时间问题,上层压根没当回事儿。说真的,蒙古人当时到底有没有明确这么谋划,反正他们是这么干了。
公元1251年,蒙哥当了大汗,第二年就让弟弟忽必烈当统帅,正式开始打云南(蒙古人管那儿叫“哈剌章”)。忽必烈的队伍秋天九月出发,十二月过了黄河,分三路扑向大理。一路势如破竹,1254年1月打到大理城下,大理国主段兴智跑了,蒙古人占了整个云南。
不过奇怪的是,后来元朝打南宋,好像没怎么见从云南来的元军。这也不难解释——忽必烈占了云南后,回中原当皇帝,又忙着平叛,折腾了两年多。从他继位到大规模攻宋,隔了快十五年,你说这十五年里南宋在干嘛?虽然忽必烈最后重点打襄阳,但这“斡腹之谋”肯定起了大作用,把南宋兵力牵制得死死的,元朝统一的速度也就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