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原文-注释与赏析-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南宋诗人高观国 (原文和注释)

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宋朝高观国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

admin
高观国的这首《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读来挺有味道的。先瞅瞅词本身: 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宋朝 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原文-注释与赏析-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南宋诗人高观国 (原文和注释)(图1)
词里有些词得琢磨琢磨。“滟滟”嘛,就是光晃动的样子,像月光在水波上摇啊摇的。“金饼”这个比喻有意思,杜甫用金盘比喻落月,这里说“开金饼”,像把初升的月亮比作金黄的饼,说不定还暗合了中秋月饼的联想?毕竟下文有“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听着就是中秋的感慨。叶梦得《石林诗话》里说王君玉的诗“凭弦,试管一吹开”,这首词说“何须急管吹云暝”,意思差不多,都是说月亮不用急着吹出来,它自己会慢慢升起来。 “桂花”这里也有讲究,既指地上的桂花,被月光和露水一照,朦朦胧胧的,香里带着冷;也指月里的桂树,广寒宫的冷清,嫦娥、吴刚的传说,一下子就浮上来了。杜甫《月夜》里“香雾云鬟湿”,也是这种半虚半实的写法,没明说月里桂,但香雾让人自然想到。 最后“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用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典。“客”字是关键,中秋团圆夜,他却是个异乡客,喝着酒靠着桥,看着月亮,听着玉箫(可能是想象中的),这愁绪就藏不住了。开头说“急管”是盼月的急切,结尾用“玉箫”点出客愁,一欢一愁,对比着来,读着心里也跟着沉下来。
原文-注释与赏析-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南宋诗人高观国 (原文和注释)(图1)
这首词写中秋,没直接喊“月亮真美”,而是从盼月、赏月写到客愁,层层递进。“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一句一个画面,桂花、冷雾、梧叶、西风,全是秋夜的典型意象,拼在一起就是一幅清冷的中秋月夜图。最后那个“愁”字,前面没直接说愁,全靠“客醉”“倚河桥”这些细节铺垫,越品越觉得这愁不是浮在表面的,是浸在月光里的。
原文-注释与赏析-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南宋诗人高观国 (原文和注释)(图1)
中秋词嘛,总逃不开月亮和团圆。高观国这首妙在没把团圆写得太满,反而用“客”的身份,让这份中秋的月光多了一丝漂泊的凉意。读着读着,好像自己也站在那河桥边,看着月亮,听着若有若无的箫声,心里也跟着泛起点点愁绪。


上一篇: 南宋左丞相陆秀夫有哪些事迹?陆秀夫是在哪里跳海的? (南宋左丞相陆秀夫简介) 下一篇:宋太祖的后裔宗室为何能躲过靖康之变-甚至还做了南宋的皇帝呢 (宋太祖的后裔有哪些)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