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对章楶的评价非常高-又是名将-章楶既是状元 (宋徽宗盖章过的字画)
章楶,貌似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名字吧,可能连这个字都很少有人知道,请记住,读jié,别看章楶现在没几个人知道,但在宋朝,人家可是风云人物,宋朝名将系列之四十七·章楶,章楶,貌似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名字吧,...
章楶,这名字听着有点陌生吧?估计连这个“楶”字很多人都不认识,记住,读jié。现在知道他的人不多,但在宋朝,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出身名门世家,家里有钱有势,放现在妥妥的国民老公级别人物。更绝的是,人还长得清秀,能文能武,诗写得好,武功也了得,简直完美得不像话。

明明可以躺平,人家偏不,非要自己打拼。这一打拼就是十多年,直到38岁才等到考进士的机会。结果呢?老天爷好像故意刁难,他老爹突然被人冤枉关进了大牢。这事儿放谁身上都得疯,章楶倒好,狂奔回家给老爹洗清冤屈,又马不停蹄赶去考场,硬是把卷子答完了。
换我,估计卷子都哭花了,人家章楶直接拿下状元!就问你还有谁?!更牛的是,一激动随口写了首《水龙吟》,又成了千古名句,这下其他文人怕是要尴尬到抠脚了。
从政没几年,赶上王安石变法,朝廷乱成一锅粥,章楶干脆主动请命去地方,踏实做事,还巧妙避开了党争漩涡。后来就凭这些成绩一路高升,做到了大宋的财政部部长(户部尚书)。
不过,章楶真正留名青史的,可不是当官这些,而是他发明的碉堡战术。对,就是后来红军反围剿用的,很多人以为是德国人的专利,其实一千多年前,章楶早就玩明白了。
元祐七年(1092年),西夏派了十来万大军打木波镇,章楶正好是那里的长官。这地方偏得要命,朝廷没派多少人,一万对十万,换谁都得头皮发麻。结果章楶一点不慌,稳得一批。史书里记着他当时的话:“敌人前进一舍,我们就后退一舍。他们肯定以为我们怕了,不防备边垒。然后我们抄他后路,埋伏在山谷,或者在水里下毒,断他退路。”
话不多,信息量爆炸啊,这不就是游击战术的祖宗级操作吗?能用的手段全用上,摆明了要让西夏人有来无回。
章楶带着大军守着木波镇当大本营,亮出杀手锏——堡垒战术。防御工事修得跟铜墙铁壁似的,西夏人愣是进不来,还折了不少兵。西夏人本来想捞点便宜,结果连根毛都没捞到,灰溜溜想跑?想得美!章楶怎么可能放过他们,早就在他们退路洪德城附近埋伏好了,西夏军没防备,被揍得晕头转向。

西夏人靠着铁骑硬是杀出条血路,狂奔了几十里,跑到山崖边以为能喘口气,太天真了!不把你打得爹妈不认,章楶能叫章楶吗?西夏人刚想歇,章楶又带人从背后杀出来,估计当时西夏人都懵了。还是在山崖边,踩踏坠崖的没少算,连西夏梁太后都差点被活捉。
这下西夏人怕了,章楶直接成了他们的噩梦。后来他在边境守了好多年,战功赫赫,把西夏的气焰压得死死的。
宋徽宗都对他评价超高,说:“章楶啊,文武双全,学问大得很。一辈子忠心耿耿,到老了都没变。”
可惜啊,这么牛的名将,现在知道的人没几个,只在史书里留了几页,让人读着直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