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春秋贤臣故事-华元是不是宋国的功臣 (春秋战国贤臣)

华元这个人是宋国历史上有名的富二代和官二代,属于宋国公族子弟中的高层贵族,追溯其直系祖父,即是宋戴公,华元的前面五代大抵都应该生活在宋国的核心城市,即都城商丘之中,理所当然的是,华元出生的城市也是在商...

admin

华元这人,在宋国历史上可是个顶有名的富二代兼官二代,妥妥的公族高层贵族。往上数到他直系祖父,就是宋戴公。往前推五代,估计都在宋国都城商丘待着,所以他出生地自然也是商丘。从小就是贵族圈子里混的,教育肯定差不了,后来顺理成章子承父业,成了宋国朝堂上的大人物。

华元活的那会儿,宋国可没少出大事,他基本都亲身经历了。而且这人还挺长寿,在宋国当权臣那久,经历了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代君主,妥妥的四朝元老。当时晋楚称霸都到中后期了,虽然没打什么大仗,但宋国多年跟着晋国混,无形中就跟楚国成了死对头,常年被楚国打来打去。华元作为朝里的大权臣,这些年可没少操心,里里外外都得他盯着,就为了稳住宋国的内政外交。

春秋贤臣故事-华元是不是宋国的功臣 (春秋战国贤臣)(图1)

华元能崭露头角,跟宋襄公的遗夫人王姬有点关系。这王姬为了扶持自己孙子当宋文公,严格说是不太合礼数的,但她挺会拉帮结派。当时还是大夫的华元,因为支持王姬,就跟宋文公成了铁哥们儿。宋文公能稳住宋国政局,华元出力不少,立了功,后来就当了右师,成了宋文公的左膀右臂。不过宋文公这继位,说到底也算内乱,周边国家早就盯着宋国了,尤其是老对头郑国。宋文公继位才四年,郑国就在楚国支持下打过来了。华元这时候已经是右师了,带兵去挡,结果他好像真不是打仗的料,宋军被打得大败,他自己还被郑国活捉了。宋文公想把他赎回来,带了好多战车宝马,结果华元这家伙挺机灵,趁乱从郑国那儿偷偷跑了回来。

《左传》里写了这事:宋国派乐婴齐去向晋国求救,晋侯想救,有个叫伯宗的说不行,古人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意让楚国强,现在不能跟它争。晋国再强,能违天意吗?后来晋国就派了解扬去宋国,让他们别投降楚国。可宋国那时候是真撑不住了,拿什么跟楚国打啊?

这时候华元就站出来了,当起了外交官。《史记》里说他晚上偷偷去见楚国的子反,子反告诉了楚庄王。王问“城里怎么样?”子反说“析骨而炊,易子而食”。庄王说“这话是真的,我军也只剩两天的粮了”。可能是因为华元实情相告,楚军就撤兵了。不过这事吧,说楚庄王对他实言相告,我有点怀疑。后来华元跟楚国打交道挺多,这次估计就是拿宋国臣服楚国,换楚军退兵。不管怎么说,华元从此就成了宋楚之间的中间人,既管军事又有外交手段,在朝堂里的地位更稳了。到宋共公那会儿,他们家族的权力也更稳固了。

但华元也没法解决公族内部的矛盾,这些矛盾根儿上都是权力闹的。宋共公刚死没多久,公族子弟就叛乱了,华元为了躲内乱,逃到了晋国,估计是想让晋国出兵帮他平乱。这也说明他和晋国关系不错。既然当时打得最凶的晋楚都能跟他搭上线,那华元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站队,而是真为宋国长远考虑,算是个忠臣吧。

华元在宋国权臣里,虽然不是打仗的好手,也没搞过什么大改革,但在稳内政、搞外交上,真是尽心尽力。宋文公死后,国内乱得不行,流亡的公族老爱拉国外势力回来打,这对华元来说压力可不小。等基本稳住宋文公时期的政局后,他又跑去鲁国给宋共公说亲,成功跟鲁国联姻。成婚的时候,齐、卫、晋这些国家都送了贺礼,看得出来当时中原诸侯都盼着和平。这也促成了后来华元牵头搞的弭兵之会,主要就是想让晋楚结盟,结束这近百年的乱战,史书说“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


上一篇: 宋高宗赵构为何猜忌武将-害死岳飞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能生育) 下一篇:宋徽宗对章楶的评价非常高-又是名将-章楶既是状元 (宋徽宗盖章过的字画)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