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什么始终无法彻底铲除西夏-揭秘 (北宋为什么be)
在公元10,12世纪的中国历史地图上,我们始终可以看到一个神秘而又顽强的王国——西夏,它从唐末立足于陕北以来,终北宋一世,始终顽强地挺立在西北的陕甘宁之地,成为中原政权的心腹大患,那么,为什么北宋始终...
公元10-12世纪的中国历史地图上,总能看到一个神秘又倔强的王国——西夏。它从唐末在陕北扎下根,整个北宋时期,都死死盘踞在陕甘宁一带,成了中原王朝的老大难。为啥北宋就是搞不定西夏呢?
说真的,北宋早期其实有机会把西夏这块地收归管辖的。982年那会儿,宋朝基本平定了天下,控制着夏、绥、银、宥、静五州的党项族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觉得天下大势已定,就主动跑到开封府见宋太宗,想归顺宋朝,结束割据。对宋朝来说,这简直是送上门的好事。
可宋朝偏偏缺对付割据政权的脑子,居然让党项首领李家全搬到开封去,这是要把李家在定难军的根基连根拔起啊。这么急的操作,直接惹了祸——李继迁的族弟李继迁因此反了,跑去了夏州北三百里的地斤泽(现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开始单枪匹马地跟宋朝干仗。

李继迁这一走,那真是蛟龙入海了。982到992这十年,他带着宋朝军队打游击,在西夏五州周边到处搞事,把宋朝驻军折腾得够呛。993年,李继迁靠着辽国的帮忙,趁机占了绥州和银州。这时候宋朝刚打完两次对辽的仗,元气大伤,对党项叛军只能守着打。1002年(北宋咸平五年、辽统和二十年)三月,李继迁攻下灵州,改名叫西平府。结果那个懦弱的宋真宗,居然封他当定难军节度使,让他又管回了五州地。
在西夏的发展史上,夏太宗李德明是个打地基的关键人物。他统治的28年(1004-1032),党项人搞“依辽附宋”,东边跟辽、宋两大国处好关系,西边则拼命往深处拓展。李德明在位时,党项先后拿下凉州,平了甘州回鹘,灭了归义军,地盘都打到了玉门关一带,把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攥手里了,还挣下了纵横千里的战略纵深。

到李元昊这儿,党项人正式建国号“夏”,李元昊自己也当上了大夏皇帝。后来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西夏军队一个比生猛,一次就出兵10万。西北地区民风本来就彪悍,西夏军里还有不少北族壮士,反观宋朝军队,真宗之后越来越弱,根本打不过西夏。
宋神宗在位时,宋朝趁西夏内乱,派五路大军去打西夏,一度还围了西夏都城灵州。可惜后勤跟不上,宋军高层也没战略眼光,最后只占了银、石、夏、宥几个州和横山北侧的一些军事要点。政和四年(1114年),童贯、种师道带着宋军在古骨龙打赢了西夏军;宣和元年(1119年),宋朝西北军平了西夏横山之地。西夏丢了天险只能求和,可宋朝还是没把西夏彻底给灭了。
北宋这一朝,前期确实有机会收复西夏,但政治决策太差,功亏一篑。到了后期,西夏早不是当年那五个小州的割据政权了,有了广大的纵深和军事储备,就算宋军准备再充分,也难灭掉一个背后有广阔后方的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