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40万大军为什么都打不下幽州城 (宋朝1040年)
公元979年,刚刚站稳脚跟的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统帅宋朝精锐力量40多万,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北伐,此战的目的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当年后晋的石敬瑭把这片领土送给了辽国人,中原王朝从此失去了战略屏障,因...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刚把屁股坐稳龙椅,就拉上40万精兵,搞了场大北伐。目标就一个:把燕云十六州抢回来。这地儿当年被后晋的石敬瑭白送给辽国人,中原王朝一下子没了北边的屏障,跟没穿裤衩似的,光着腚挨打。赵光义这军事迷坐不住了,想亲自出马收回来,顺便证明下自己——毕竟当时好多人说他皇位来得不咋地,该继位的是他弟弟赵德芳。可就这么场看着挺有戏的收复战,愣是没啃下孤零零的幽州城。为啥呢?大概能扯出几个原因。
要说为啥没拿下,第一个坑就是宋军累成狗,后勤还跟不上。979年正月,赵光义先派20万打北汉,觉得跟玩似的。但他忘了,亲哥赵匡胤三次打北汉都没啃下来,连柴荣(他老上级)都栽过跟头。结果宋军围着太原城磨了4个月,硬是没攻下来,最后不得不加兵到40万才逼得北汉投降。刚打完北汉,将士们早就累得想躺平,赵光义不管不顾,非让大家继续往北打,目标是幽州。翻山越岭过去,宋军压根没带多少攻城器械,轻装上阵,结果到了幽州一看:嚯,城墙比山还高,啥玩意儿都没有,只能干瞪眼。更要命的是后勤——赵光义临时起意,文武大臣都没准备,军粮快见底了,一群人饿着肚子围城,还打个啥?
第二个坑:小瞧辽国人了,人家玩命啊。打北汉时,宋军顺手把来援的辽军揍了一顿,赵光义心里有点飘了,觉得辽国人也就那样,40万打不到10万,稳赢。幽州守将韩德让也懂,把能调的兵全缩城里,打算死守——反正宋军没家伙攻城,城墙又高,耗着呗。赵光义下令围城,还犯了个错:把城围得跟铁桶似的,辽军出不去,只能跟他硬刚。辽国皇帝一看幽州要完蛋,立马派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这些名将带7万骑兵来救。耶律休哥先派3万骑兵来试探宋军,赵光义一看辽军敢来,决定亲自出马鼓舞士气——这下可好,把自己暴露了。
第三个坑:皇帝自己先崩了,全军直接懵圈。赵光义出战时搞全套銮驾,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皇帝。耶律休哥一看:嚯,黄罗伞盖!这机会千载难逢,直接带人猛冲赵光义中军。乱军之中,赵光义中箭落马,皇帝啊,全军的精神支柱,一倒,兵们全慌了,撒丫子就跑。虽然赵光义被救起来了,但败局已定。幽州城里的辽军、耶律休哥的援军、耶律斜轸的部队三路夹击,宋军没头苍蝇似的乱窜。耶律休哥还让士兵举火把,远远看跟有十几万人似的,宋军将领更慌了,直接放弃抵抗,疯狂往南逃。
宋军既没辽军那种精锐骑兵,破釜沉舟的士气也没有,一遇到点事就想跑,这样的队伍,就算幽州城再孤立,也打不下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