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还会承认-唐朝免死金牌到明朝有五百年历史 (朱元璋为何还能忍他七年)
还不知道,唐朝免死金牌和朱元璋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的,免死牌,救下明朝的官,朱元璋观摩过两次,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为巩固...
唐朝的免死牌,后来居然救了明朝一个官?朱元璋还见过两次这玩意儿。
《后汉书·祭遵传》里说:“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汉朝刘邦开国后,给功臣发过“免死券”,最早用丹砂写字,叫“丹书铁券”,民间就喊它“免死金牌”。
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想给开国功臣发免死金牌,就翻出唐朝给吴越王钱镠的那块照着做。二十多年后,1391年,建昌知府钱用勤犯了事,朱元璋气得要抄家!他儿子钱柚急中生智,想起家里有块唐朝的“免死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骑着马日夜赶路跑到南京求见朱元璋。

没想到,朱元璋真在奉天殿见他了。
朱元璋接过免死牌,瞅了半天,居然真下令赦了钱用勤。完事还把铁券还给钱柚,让他拿回家好好收着。
钱柚当时估计腿都软了,感动得不行。
可这铁券是唐昭宗给钱镠的,都五百年了;钱用勤犯的还是贪污税粮,朱元璋最恨这个,为啥认前朝的免死牌?
得把时间倒回唐朝末年看看。
那时候唐朝快散架了,节度使们跟饿狼似的,抢地盘抢得凶。

但对钱镠来说,他的人生才刚开始。
钱镠是杭州临安人,家里穷,但志气不小。从小练武,射箭、舞槊都行,还爱看点图谶纬书。
875年,浙西乱军王郢造反,有个叫董昌的招兵,24岁的钱镠就去了。董昌看他有本事,让他当偏将,平王郢那仗,钱镠打得特别漂亮。
后来他又去打宣州的乱兵,还跟黄巢起义军在杭州硬刚,居然以少胜多,把黄巢打跑了,不敢再碰杭州。
893年,钱镠在浙西站稳脚跟,唐昭宗看他功劳大,拜他当镇海军节度使。就算后来唐朝快不行了,其他节度使都想称帝,钱镠却还忠心。

895年,他老上司董昌在越州自己当了皇帝,拉钱镠一起干,钱镠劝不动,直接上书唐昭宗请旨讨伐。唐昭宗虽然没实权,但还是封他浙江东道招讨使、彭城郡王,让他打董昌。
一时间,东南打得一塌糊涂。
896年,钱镠把董昌杀了,保住了唐朝最后一点面子。唐昭宗高兴坏了,特地做了个“金书铁券”给他,上面写着:我能记着你功劳,让你子孙后代都享福。你能免九次死,子孙免三次死,犯了普通罪,官府不能罚你——这就是“免死金牌”。
902年,唐昭宗封他吴王,后来唐朝没了,后梁封他吴越王。他当吴越王后,鼓励种地,善待读书人,还给老婆写“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种情话,挺有意思的。
临死前,他告诉子孙:“好好侍奉中原朝廷,别因为换了朝代就不讲礼。”还让子孙把这块铁券当宝贝传下去。
978年,他孙子怕打仗害了百姓,把吴越地盘献给宋朝。铁券后来被宋太宗、宋神宗看过,又还回来,一直供在祖庙里。

1276年,元军打过来,钱家后人背着铁券跑,结果掉水里淹死了,铁券也沉了。
可巧,1331年,有个渔民捞起来了,钱家花10斛谷子赎了回来。
后来钱家人一直藏着这铁券。明朝刚建立时,朱元璋就看过这铁券,照着做明朝的免死金牌,所以钱用勤那次,是他第二次见。
那为啥一向“重典治吏”的朱元璋认这过期五百多年的铁券?
后来有人猜,可能钱用勤罪不至死;也有人说,朱元璋感念钱家当年纳土归宋,保了一方平安;还有人觉得,是钱家几代人都认中原当正统,忠心耿耿,朱元璋欣赏这个。

再后来,钱家人更把这铁券当命根子,不管战火怎么烧,都藏着。1951年,长乐钱家后人把它献给政府,后来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在国家博物馆)收了,成了一级文物。
这铁券长得像瓦片,长29.8厘米,宽52厘米,厚2.14厘米,重132两,上面刻了333字金子,现在只剩180多个了。
千年过去,金子褪了色,但钱家的功劳和忠心,可一直都在呢。这块存世最早的“钱镠铁券”,现在就躺在国家博物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