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译文及赏析-原文-元朝诗人汤式的-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 (译文及原文)

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元朝,汤式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

admin

《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元朝汤式写的这首曲子,把西厢里的情思写得缠绵又揪心。

《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

元朝:汤式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

这首曲子挺有意思的,作者借了《西厢记》的老题材,玩出了新花样,写景、言情、人物都刻画得特别到位,形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译文及赏析-原文-元朝诗人汤式的-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 (译文及原文)(图1)

先说说大概意思吧。西厢里冷清清的,莺莺一个人待着,心里又想又气,忍不住叫一声张郎,又骂一声张郎,自己也说不清是啥滋味。看东墙角下落花乱纷纷铺了一地,她把红娘叫来问东问西,又怕红娘看出心思,只能絮絮叨叨跟她闲扯。晚上躺床上,枕头被子都显得空荡荡的,绣床上暖一半冷一半——明明是独眠,却总觉得该有个人陪着。月亮慢慢斜了,风细细的,纱窗开一扇想看看月亮,又赶紧掩一扇挡风,心里七上八下的。后来终于梦见张生了,梦得飘飘悠悠的,可梦里也是又舍不得又伤心,柔肠寸断的滋味。

里面有些词得解释下:

①絮:就是缠着人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比如心里有事,找红娘说话又怕露馅,就只能絮絮叨叨闲扯。

②高唐:战国时候楚国的一个台观,传说楚怀王在这儿梦见了巫山神女,后来就用来指男女欢会的地方了。

③萦:牵挂,放不下,心里总惦记着某个人某件事。

读这首曲子,感觉作者对《西厢记》太熟了,起头一句“人在西厢”,立马让人想起莺莺等张生的场景。“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这细节绝了——明明心里想着,人却不在身边,只能对着空气又喊又骂,那种又痴又气的劲儿,一下子就出来了。东墙是崔张俩人以前偷偷见面的地方,现在花落了,人也走了,只剩莺莺看着满地花瓣发呆,这“乱纷纷花落”写的哪是花啊,分明是她的心。找红娘问又不敢真问,只能絮絮叨叨,这闺阁小姐的小心思,被写得太活了。

译文及赏析-原文-元朝诗人汤式的-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 (译文及原文)(图1)

到了晚上,写得更细腻。绣床上“温一半,闲一半”,这“一半”用得妙——暖的是回忆,闲的是现实,对比太扎心了。月亮都斜了,风还细细的,纱窗开一扇掩一扇,哪是在看风看月啊,分明是心里又盼又怕,盼着张生来,又怕这盼落空。最后做梦,“荡悠悠”三个字把那种梦得不真切、飘忽忽的感觉写出来了,结果梦醒了还是“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这哪是梦啊,分明是把白天的牵挂和晚上的伤心又过了一遍。

《西厢记》里的莺莺是矜持的大家闺秀,这首曲子里的她更像咱们身边一个为情所困的小姑娘,又痴又气又可怜,反而更让人心疼。作者借她的故事,写尽了闺中女子的相思苦——向往幸福,却总被煎熬,只能在独眠时把心揉碎了又揉。

从形式上看也挺讲究的,好多句子是对着来的,什么“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读起来特别顺口,像唱歌一样,这种重复的句式用得好,把那种缠绵悱恻的感觉烘托得更足了。


上一篇: 元朝和清朝相比-清朝的认同感为什么比元朝还高 (元朝和清朝相差多少年) 下一篇:王保保到底是什么人-他对元朝作出了哪些贡献 (王保保到底是不是汉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