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要杀掉李善长-他有什么用意 (朱元璋为何要杀徐达)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李善长是朱元璋平定治理天下的重要谋臣,深得朱元璋的赏识,那么,为何朱元璋最后要将其诛杀呢?据,明史,记载,李善长,字百室是定远人,幼时非...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就那么了解吗?今天咱们就来唠唠他手下的谋臣李善长——这人可是帮朱元璋打下江山的重臣,可最后咋就被朱元璋给杀了呢?
《明史》里说,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从小就爱读书,脑子活,看事儿看得特准,事儿咋发展,结果咋样,他基本都能说到点子上,尤其懂法家那套理论。
朱元璋打下滁阳那会儿,李善长就去拜见他了。朱元璋问他:“现在天下大乱,啥时候能太平啊?”李善长就给他分析形势,说:“汉高祖刘邦五年就平了天下,您也可以学学他——用人看本事,别小肚鸡肠,别乱杀人。您老家濠州离刘邦的沛县不远,都是龙气罩着的地儿,这天下该您的!”朱元璋一听,嘿,这话说到心坎里了,立马让他当了自己的参谋。
朱元璋驻守和阳时,带主力去打鸡笼山寨,留李善长带着点兵守老巢。结果元军摸过来偷袭,李善长直接设伏,把元军给打跑了。事后朱元璋直夸他有本事。后来让他管粮草、招人,来投奔的人,李善长先面试,再把能耐报给朱元璋。他还贴榜文整顿军纪,告诉士兵们别乱来,秋毫无犯。
朱元璋出去打仗,都让李善长守后方。他在后方,吏民都服服帖帖,粮饷送得及时,前线从没断过。他还参照元朝法律,去掉不好的,提出专卖两淮的盐,开矿炼铁,收鱼税、茶税,恢复制钱法。这么一来,国家有钱了,百姓也不穷了。另外他还说,除了大逆罪,别的连坐罪都该废了,朱元璋就让他和刘基他们一起修律令,发到全国。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设东宫官,李善长兼着太子少师,封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能管军国大事。后来他还上奏定了六部官制,又奉命监修《元史》,写了《祖训录》《大明集礼》这些书。
朱元璋得了天下,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李善长功劳最大,封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还给铁券,能免两次死,他儿子免一次死。洪武九年,朱元璋把临安公主嫁给他儿子李祺,封驸马都尉。婚礼办得那叫一个风光,当时多少人羡慕。可李善长这人啊,表面看着宽厚,心里头爱嫉妒,对人苛刻,得罪不少人。就有人在他面前告状,说他仗着朱元璋宠他,朱元璋病了快十天不上朝,他连个面都不露,他儿子李祺也六天不来问候,结果被削了一千八百石年禄。
后来胡惟庸当宰相,和李善长是老乡,李善长提携过他。结果胡惟庸谋反被杀了。李善长的侄子和胡惟庸是儿女亲家,胡惟庸叛乱时,想拉拢李善长,李善长呢,态度模棱两可,没站队也没告发。朱元璋就下旨说:“李善长虽然是元勋国戚,知道有人谋反,不但不揭发,还犹豫观望,心里有两面派,大逆不道!”那时候还有人占卜说天上星象变了,应在大臣身上。朱元璋干脆下令,把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全杀了。第二年,有个叫王国用的郎中上奏说:“李善长和陛下是一条心,跟着您南征北战,您给他那么大富贵,还把公主嫁给他儿子,这么全乎的人,咋会去谋反?”朱元璋没追究王国用,看来他自己心里也觉得,李善长可能真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