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明思宗朱由检经历了哪些事件?朱由检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

明思宗朱由检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朱由检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思宗朱由检简介,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

admin

明思宗朱由检,就是崇祯帝,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死的,活了34岁,在位17年。他是明光宗第五子,熹宗朱由校的异母弟,娘是淑女刘氏。1622年封信王,1627年继位,年号崇祯,后世都这么叫。

这人刚上台时挺有冲劲的,大力铲除阉党,勤快干活,生活也节俭,还下了六次罪己诏,年轻有为的样子。可惜性格多疑,没能救了快完蛋的大明。在位时农民起义闹得凶,关外后金(后来的清)又盯着,内忧外患。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他在煤山(现在景山)自缢了。死后庙号一会儿怀宗,一会儿毅宗,一会儿思宗,清朝给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那边也给了一长串,葬在十三陵思陵。

明思宗朱由检经历了哪些事件?朱由检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图1)

早年这经历,说起来挺坎坷的。他爹明光宗是神宗不待见的太子,娘刘氏又是太子府里不受宠的婢妾,小时候肯定没享过福。五岁那年,娘刘氏不知犯了啥错,被他爹下令给打死了,朱由检交给了庶母西李养。后来西李生了闺女,忙不过来,又换给另一庶母东李,一直养到成人。1622年,哥哥熹宗把他封为信王。

熹宗1627年八月死了,没儿子,朱由检就继位了,18岁。第二年改年号“崇祯”。他挺勤政的,崇祯十五年(1642年)七月初九,就因为“稍微有点不舒服”没上早朝,结果被辅臣一顿批评,赶紧自我检讨。当时还真有人觉得大明能缓过来,甚至有点中兴的意思了。

同时他还大力清阉党。天启七年十一月,先剪了魏忠贤的羽翼,让魏忠贤孤立无援,再一道诏书把他贬去凤阳守陵,转头就下令抓人。魏忠贤自己吊死了,还被砍了尸体扔河里。那阉党二百多号人,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禁锢的禁锢,嚣张一时的阉党这下彻底垮了。他还平反冤狱,重新启用了天启年间被罢的官员,比如袁崇焕,让他当兵部尚书,给尚方宝剑,让他收复辽东。

但天灾不饶人。从崇祯元年开始,北方大旱,赤地千里,连草都不长。陕西那边更惨,《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陕西年年旱,老百姓流离失所。

明思宗朱由检经历了哪些事件?朱由检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图1)

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裁撤陕北驿站,驿站兵士李自成失业了。崇祯三年陕西又大饥,陕西巡按马懋才上书说百姓争吃山里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树皮吃完吃观音土,最后撑死了。崇祯六年,“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

崇祯七年,河南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说:“这几年,我家乡没一年不闹饥荒,没一个月不打仗,没一天不征粮。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地没草,十室九空……村里连狗都没了,还在催税;树上杜鹃叫,都是鞭打百姓的血泪。黄沙遍地,村村快没人了;白骨磷火,夜夜像鬼哭。想让老百姓不造反,不可能啊。”

旱灾又引来蝗灾,灾情更重。河南崇祯十年到十三年,年年旱蝗,“人吃人,草木吃光,土寇四起”,饥民大多跟了李自成。崇祯十三、十四年,“南北大荒……死人弃孩,把河路都堵了”。

瘟疫也跟着来了。崇祯十四年,左懋第督催漕运,路上上书说:“我从静海到临清,见百姓饿死三成,病死三成,当盗贼四成。一石米卖二十四两银子,人死了被吃掉。求皇上惦记着。”保定巡抚徐标进京时说:“我从江南来几千里,见陷落的城市空了,没陷落的也只剩四面城墙,东西全没了,路上长满草,连鸡狗都没叫,没看到一个种地的,这叫什么世界!”这时候华北各省又爆发瘟疫,“早上发病晚上死”,“一夜之间百姓全跑光了,城都空了”。

崇祯十四年七月,瘟疫从传到北京,叫“疙瘩病”,崇祯十六年北京死了快四成,十室九空。崇祯十六年八月,天津爆发肺鼠疫:“上天降灾,瘟疫流行,从八月到九月十五,传染得厉害。有一两天死的,有早上染晚上死的,一天死几百人,甚至全家死光没人收的,挨家挨户,没一个跑掉的。”

崇祯十七年,天津督理军务骆养性说:“去年京师瘟疫大流行,死人堆得到处都是,十室九空,甚至全家死光没人收的。”江南崇祯十三年遭大水,十四年旱蝗,十五旱灾加瘟疫,社会脆弱得不行,盗匪流民四起,民变不断。

剿流寇这事儿,朱由检换人跟走马灯似的。杨鹤主抚,洪承畴,曹文诏,陈奇瑜,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熊文灿,杨嗣昌……十三年换了好多,除了熊文灿,其他都挺能耐,但朱由检老怀疑他们,结果都功亏一篑。李自成好几次差点完蛋,又缓过来了。北边皇太极还老来打,明朝两边作战,军费花得跟流水似的,国库早就空了,士兵经常没军饷哗变。朱由检急啊,还让太监提督九门,结果中了反间计,把袁崇焕给杀了,这真是自毁长城。

明思宗朱由检经历了哪些事件?朱由检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图1)

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打下襄阳、荆州这些地方,张献忠也拿下蕲州,明将左良玉逃到安徽池州。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朱由检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让他回来救北京,起用他爹吴襄提督京营。六日,李自成打下宣府,太监杜勋投降;十五日,大学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开始围北京,明王朝眼看要完。太监曹化淳还感慨:“魏忠贤要是在,不至于这样。”明朝军队早打没了,根本顶不住。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朝说“给前朝皇帝上谥号,礼数不对,不称宗”,去了怀宗庙号,改谥庄烈愍皇帝,清代史书多叫“庄烈帝”。思陵神主全谥是“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也有别的说法,比如改谥“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庙号钦宗、烈宗、敬宗的都有。南明弘光帝时,大臣们议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来改毅宗;唐王又谥为威宗。


上一篇: 两人的结局为什么完全不同-朱祁钰和朱由检都面临亡国危机 (两人的结局为什么不同) 下一篇:朱由校难道就没有儿子吗-明朝皇帝朱由校为什么将皇位传给弟弟朱由检 (朱由校为什么会落水)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