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结局为什么完全不同-朱祁钰和朱由检都面临亡国危机 (两人的结局为什么不同)
还不知道,朱祁钰和崇祯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在明朝中期,明朝曾遭遇过一次存亡危机,那就是土木堡之变,当时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好在群臣及时拥...
今天想聊聊明朝两个皇帝,朱祁钰和崇祯,都是碰上国家存亡的大危机,结果一个挺住了,一个却自缢了,这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都知道明朝中期有过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抓走,当时朝廷乱得像一锅粥。好在群臣赶紧把朱祁钰推上位,于谦这些大臣也拼命守住了北京,才把这事儿给捋过去了。
同样都是明朝快不行了的时候,朱祁钰能守住,崇祯却只能上吊,这是为啥呢?其实从三方面看就明白了。
先说国力吧。朱祁钰那会儿,前面有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打底,国库是满的,老百姓也能吃饱饭。土木堡虽然败了,但底子还在,于谦俩月就能组织起守城军队,就说明问题。反观崇祯,明朝折腾这么多年,国早被掏空了,天灾不断,官吏贪腐,老百姓饿着肚子打仗,这仗还怎么打?就算崇祯再想救国,也没那个本钱了。
土木堡之后,瓦剌想趁机打北京,但也先心里也发虚,知道明朝没那么容易啃下来,才在城外晃悠。可见当时明朝的家底还是挺厚的。朱祁钰靠着这底子,加上于谦他们,打赢了保卫战。崇祯可就没这运气了,国力早就被各种糟蹋得差不多了。
再说说皇帝本人。朱祁钰虽然是临时顶上,但人家不糊涂,一上台就信于谦,放手让他干,这点就比崇祯强太多。《明史》里都夸他“笃任贤能,励精政治”,虽然就当了八年皇帝,还被哥哥废了,但治国能力真不差。不像朱祁镇,就知道宠信王振那个不懂瞎指挥的宦官。
崇祯呢,疑心病重得要命。辽东那么紧张,他还三天两头换将领,最后把袁崇焕给杀了,导致辽东没人能守得住。卢象升那么能打的将军,在抗击清军的时候,因为没人救援,最后炮尽矢绝,死在战场上,才三十九岁。《明史》都说他是“困抑之以至死”,实在可惜。明朝末年不缺忠臣良将,就崇祯这信任度,谁还敢拼命?
最后是敌人不一样。朱祁钰那时候,主要就是瓦剌,内部还算团结,瓦剌也怕明军,不敢硬攻。崇祯可倒好,李自成在后面追,清军在前面打,家里还闹蝗灾瘟疫,赋税又重得老百姓造反,这哪是打敌人,简直是四面楚歌啊。
《汉南续郡志》里记载崇祯年间:“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老百姓饭都吃不上,朝廷还加税,不造反等啥?北京保卫战的时候,瓦剌才五六万人,明军有二十万;崇祯时期,李自成有百万人,清军也有七八万精锐,明朝拿什么打?
(参考文献《明史》《汉南续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