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并没有出现-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什么不出来救国)
对北宋杨家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我们肯定听说过,戚家军,、,杨家将,等故事,受中国古典演义,杨家将,的影响,杨家将的故事可以说是深入人心,老令公杨业战死金...
最近刷到杨家将的故事,突然想聊聊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和演义里好像不太一样啊~
从小听杨家将的故事,老令公杨业金沙滩战死,七个儿子满门忠烈,听着就热血。不过演义嘛,听着过瘾就行,要是当真历史,那就闹笑话了。

说真的,演义和历史差远了,要是把演义当正史,那可就真成笑话了。
历史上的杨家将到底啥样?
历史上的杨家,确实是将门世家,活跃在后汉到北宋中期。老令公杨业一开始是北汉的大将,后来赵匡胤统一北汉,把他收编了。赵匡胤挺赏识他,让他继续镇守边关,毕竟杨业对辽人的战法熟,戍边时立了不少功。
不过雍熙北伐的时候,杨业栽了。当时监军不听劝,非让他硬打辽军,结果战死了。潘美也因此被贬,后来演义里把他写成奸臣,估计就是从这儿来的。

杨业死后,他儿子杨延昭接了班,成了抗辽前线的大将。为啥叫“杨六郎”呢?传说辽人觉得他像北斗七星里的第六颗星(主燕地),又长期打燕地的辽军,就叫他“杨六郎”。
杨六郎之后,第三代杨文广,史书里就写得很少了,只提了句他和狄青一起打西夏、征侬智高,后面就没影了,连怎么死的都没记载,杨家将的故事到这儿就算差不多结束了。
不过有个问题,古代将门世家挺多的,比如戚继光家好几代当兵,杨业做到节度使,算一方诸侯了,为啥后代这么没存在感?北宋灭亡的时候咋连杨家的影子都见不着?

杨家三代之后,真没落了?
其实啊,杨业在北宋挺尴尬的。他不是赵匡胤起家的嫡系,是北汉降将,统一天下时没立过功,所以地位不高。雍熙北伐时他只是潘美手下的先锋,跟开国名将比差远了,后代地位一代比一代低,到北宋末年可能就成中下级军官了,史书自然不写。
再一个,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注定将门世家要没落。赵匡胤自己就是靠兵权上位的(黄袍加身),怕武将学他,所以“杯酒释兵权”,后来一直压着武人。杨业是降将,又是武人,文官集团本来就瞧不起他。

澶渊之盟后,宋朝更奇葩了,“花钱买和平”,给辽国岁币求不打仗。武人没仗打,地位越来越低,言官天天盯着挑刺,大部分武将抬不起头。杨家这样的将门,既被文官看不起,又没仗可打,没落是迟早的,北宋灭亡时自然没他们的事了。
不过野史说南宋的杨存忠可能是杨家后人,但这没族谱证明,而且杨存忠还做了岳飞的监斩官,被骂得很惨,大家也不认。

所以你看,杨家将前期这么猛,后期却没声了,就是皇帝不想打仗,武人没舞台,金人打过来的时候,杨家早就没落了,自然没人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