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没有出现宦官干政的情况 (为什么宋朝没灭)
自打秦朝起,宦官就是就是皇宫大院里面皇帝的宠臣,后来的朝代基本都在朝内有着宦官的一些职位,很多的国家都是因为宦官干政从而导致了自己的亡国,秦国时期的赵高就是宦官里面最出名的一个,也是最早的一个人了,先...
自打秦朝起,宦官就成了皇宫大院里皇帝身边的红人,后来的朝代基本都留着宦官的职位,不少朝代最后都栽在了宦官干政手里,直接玩完。秦国那会儿的赵高,估计是宦官里最有名的“前辈”了。甭管是汉朝、唐朝、明朝这些中原王朝,还是辽国、蒙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都闹过宦官干政的事儿。但奇怪的是,翻遍宋朝的历史,愣是没见着宦官干政的影子,这是为啥呢?
要说宋朝为啥能躲过宦官干政这一劫,大概有这么几个关键原因:
首先,唐朝的“前车之鉴”太惨痛了,宋朝皇帝个个心里都打鼓,生怕重蹈覆辙。盛唐时期的高力士一出来,宦官干政的苗头就压不住了,到了晚唐,宦官直接把手伸到了军队里,看哪个军队顺眼就调哪个军队,连官员的任免都能插一手,谁倒台谁升迁全凭他们一句话。更绝的是,连皇帝的宝座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说换就换。唐朝一完蛋,宦官势力虽然弱了点,可后唐庄宗又来了一出——明明灭掉了后梁和前蜀,风光得很,可就因为太信宦官,最后被自己的士兵给宰了,想想都后怕。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宋朝皇帝能不记在心上吗?

再一个,宋朝宰相的权力太大了,宦官自然没机会蹦跶。宋朝刚开国那会儿,太祖、太宗两位皇帝自己就能把事儿办得妥妥的,后来继位的皇帝可能能力差点,但身边有宰相顶着啊。宰相那会儿可是实打实的大佬,皇帝直接把不少权力都下放给他们,让他们帮忙打理国家。这些宰相呢,一开始也确实尽心尽力,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结果反倒把宦官的路给堵死了——皇帝有宰相帮着操心,哪还轮得到宦官插手?
还有一点,宋朝宦官的数量实在太少了,想成气候都难。宋朝皇帝从根上就怕宦官干政,所以朝廷里宦官的职位就没设几个。人少自然成不了气候,更别说威胁皇权了。你猜太祖朝整个朝廷才多少宦官?才130多个!这点人想在朝堂上兴风作浪,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到了后来宋徽宗那会儿,宦官也就不到七百人,跟整个朝廷的官员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想收拾他们还不容易?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宋朝宦官没形成什么大集团,但你要翻翻中国历史,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历史上带兵打仗的宦官里,宋朝占了18个,总数27个呢!这说明啥?说明宋朝的宦官可能没心思祸害朝廷,反而把劲儿使到了外面——保家卫国去了。这倒也算是个好现象吧。可凡事都有个度,走极端了就容易出问题,宋朝后来也没能逃过历史的轮回,该灭亡的时候还是灭亡了,最后只能跟着历史的车轮一起,慢慢被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