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宋朝人民为什么喜欢戴花-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宋朝人民为什么留辫子)

宋朝男人为什么戴花,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宋代无名氏,鹧鸪天·上元,词云,日暮迎祥对御回,宫花载路锦成堆,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

admin
宋朝男人为啥爱戴花?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今天随便聊聊。宋代有首《鹧鸪天·上元》写:“日暮迎祥对御回,宫花载路锦成堆。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这是宋徽宗时汴梁元宵节的场面,皇帝跟老百姓一起乐,大官小吏前呼后拥,街上人挤人,头上都戴着花,红的紫的,远远看去跟花海似的,晃得人眼花。

如果说戴花是宋朝的潮流,那能拿到皇帝赏的花,可就是身份的象征了。宋真宗要去泰山封禅前,封了陈尧叟和马知节俩大官,宫里摆宴庆贺,仨人头上都顶着鲜艳的牡丹。喝高兴了,宋真宗摘了自己头上最贵的那朵,亲自给陈尧叟戴上,陈尧叟当时估计激动坏了。宴完出宫,一阵风刮来,掉了一片花瓣,他赶紧让侍从捡起来,揣怀里还念叨:“这是官家赏的,可不能扔。”你说这郑重劲儿,跟捧着宝贝似的。

宋朝人民为什么喜欢戴花-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宋朝人民为什么留辫子)(图1)

对朝廷来说,戴花不光是潮流,更是礼仪。什么节日啊、祭祀啊、皇帝过生日啊,大家得戴宫花。连上朝都有讲究,《宋史》里写,皇帝召集朝会,百官得先戴花站北边,等皇帝来了,还得谢花再拜。戴花成了上班打卡的必修课,不戴都不行。

宋朝人民为什么喜欢戴花-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宋朝人民为什么留辫子)(图1)

花还分真花和假花,真花就是时令鲜花,假花是绢布做的宫花。宫花属于假花,是宫廷特制的赏品。而且戴啥花、戴几朵,都有讲究,身份不同,花不一样,跟现在的 dress code 似的,得按规矩来。

不过假花再好看,也不如真花娇贵。跟王公大臣聊天、宫里搞“钓鱼宴”这些场合,皇帝赏的都是真花,而且人越尊贵,花越珍贵。但真花难送啊,保鲜就成了大问题。

宋真宗那会儿,洛阳牡丹特别有名,姚黄、魏紫这些品种顶顶好。但洛阳离京城两百多公里,那时候交通多落后啊,想把牡丹完好送到京城,简直比登天还难。洛阳的官员们想尽了招:怕花瓣掉、花干了,就把花放竹笼里,塞满嫩菜叶保湿;怕枝茎不牢,发明了“蜡封花蒂”,这样花能好几天不落;为了赶时间,送花的人得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跟现在的特快专递似的,就为博皇帝一笑。你说送一朵花,费这么大劲,真是“一骑红尘君王笑,无人知是牡丹来”。

宋朝人民为什么喜欢戴花-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宋朝人民为什么留辫子)(图1)

宋朝人爱戴花,从官方看,除了喜欢、拉拢人心,主要还是图个奢华享乐。啥叫奢侈?说白了,就是老百姓没日没夜干活,就供他们乐一会儿,这就是奢侈。

陆游写“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听着就挺愁的,反映民间苦。要是统治者少点奢侈荒淫,那卖花声说不定能轻快点儿?结果呢?他们穷奢极欲,搞出了“靖康之耻”,国都被占了,皇帝被抓,曾经风光的大宋,就像快谢的花,偏安一隅,最后也没了。


上一篇: 宋朝时期儒学发展到了巅峰-当时的科技发展为何没有受到打压 (宋朝时期儒学的发展) 下一篇:所谓的弱宋到底是什么样的-揭秘真实的宋朝军事实力 (弱宋的原因)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