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的后裔宗室为何能躲过靖康之变-甚至还做了南宋的皇帝呢 (宋太祖的后裔有哪些)
对宋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127年,金军带着大量战利品,离开开封城,返回北方,与此同时,包括宋徽宗、宋钦宗在内的北宋皇室成员沦为金人的战俘,也被押往北方,这些昔日...
最近翻宋朝史,看到靖康之变那块儿,总觉得有点意思——金军把开封城洗劫一空,连徽钦二帝都抓走了,为啥赵匡胤的子孙反而没被一锅端,后面还当了南宋皇帝?
1127年金军撤出开封时,不光带走了无数财宝,徽钦二帝和一众皇室成员全成了俘虏,一路往北,受尽了屈辱,路上饿死的都不在少数。可奇怪的是,作为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后代,他们咋就躲过了这场劫难?甚至后来还成了南宋的开国皇帝?
北宋宗室主要分三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还有魏王赵廷美的后代。不过赵廷美后来被宋太宗整了,削官流放,他这一支就慢慢没落了,人四散各地,咱们先不提他。早些年宗室人不多,可越往后子孙越多,简直跟滚雪球似的。

宗室一多,朝廷头大的是,养这些人太费钱了。每年光给宗室发钱、安排福利,财政就够呛。北宋本身就有“三冗”问题,宗室这一下子更是雪上加霜。这些人大多不干活,照样领“工资”,祭祀活动还能捞一大笔赏赐。更麻烦的是,有些远支宗室仗着自己是皇亲,净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儿。
宗室这烂摊子,最后留给了宋神宗和他子孙。宋神宗在位时,王安石在变法,宋神宗也没忘了宗室这块儿。1069年他下了一道诏书:皇族里“袒免亲”以下的,不再赐名、授官,但能参加科举。他们生老病死的情况,得由本支有爵位的记录好,报给玉牒所。说白了,就是跟皇帝隔得远的宗室,特权没了。

那谁算远支呢?对宋太宗的后代来说,宋太祖的子孙就是远支。所以宋太祖第五代往后,地位都快跟平民差不多了。后来皇帝们又改了几次,尤其是宋徽宗赵佶。要说这事儿,宋徽宗也算歪打正着——1102年,他在南京应天府和西京洛阳府分别设了南外宗正司、西外宗正司,专门管这些远支宗室。他们住的地方叫敦宗院,推动这事的,就是当时的宰相蔡京。
到了1114年,这些远支宗室在洛阳、应天府那边被管理得挺规范,有些人甚至通过科举当了地方官。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时,留在城里的宗室几乎全被抓了,就一个在外的康王赵构没逮着。而在洛阳、应天府的宗室却全跑了,往南方一撤,给南宋留了根苗。

1162年宋高宗赵构退位,宋孝宗上台。这位宋孝宗,正是赵匡胤的后代,按北宋那套制度,他属于“无服”的远支宗室。这么一来,历史就变得有意思了:北宋除了开国皇帝,都是宋太宗一系的;南宋除了开国皇帝,又变成了宋太祖一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