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百丈峰二首-这首诗该如何赏析-唐代诗人高适所写 (登百丈峰二首其一)
登百丈峰二首,唐代,高适,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晋...
高适的《登百丈峰二首》,读着就让人心里发沉。第一首开头“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直接把人拉到边塞的冷风里。他不是来看风景的,眼睛盯着的是燕支道——那地方以前匈奴盘踞,汉朝的兵打了好些年。再往远处看,“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当年的营垒还在天边矗着,胡地的天空干净得像扫过一样,可胡人没走,还是祸害人。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说到霍去病,谁不佩服?可接着一句“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又让人泄气。打来打去,匈奴没灭掉,寒山上的草还是自顾自长,白白耗费了多少力气。最后“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大雁飞来飞去,啥也没变,那些打仗的事,现在谁还记得呢?他以前在《塞上》说过“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觉得李将军那样的人或许能解决问题,可现在看着霍将军打了半天也白搭,估计心里也犯嘀咕:到底咋整才对?
第二首直接从晋朝的事儿说起。“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晋武帝没管好后代,晋惠帝那糊涂蛋,把国家搅和稀烂。然后“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内政一乱,胡人就像豺狼一样冲进来,整个天下都乱了套。“四海如鼎沸,五原徒尊”,老百姓像在开水里煮,五原那边还自顾自称王。诗人看着“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估计心里咯噔一下:现在这路,不就跟当年晋朝时候一样吗?最后“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最后不都跟草根一样,烂在土里了?谁能想到,这诗后来真像成了大唐的谶语,高适要是有预感,估计写的时候手都得抖。
读这两首诗,总觉得高适站在百丈峰上,看着眼前的胡天汉垒,脑子里闪过霍去病的旗子,又冒出晋朝的烽烟。他不是在发思古之幽情,是真的着急——边塞没个头,内政再不管完,大唐会不会也走老路?这种担忧,隔着千年都能让人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