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引进美洲玉米解决饥荒问题-首先传入广西-人口增长两亿 (明朝引进了哪些作物)
玉米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有人说是元朝,也有人说是明朝,玉米是当今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名称也很多,有叫番麦、玉麦、包谷、捧子、珍珠米等,还有一种说法,把玉米称之为六谷,言外之意就是玉米属于我国...
玉米到底是啥时候传到咱们这儿的?有人说元朝,有人说明朝,吵了好久。玉米现在可是世界主要粮食之一,名字还贼多,番麦、玉麦、包谷、捧子、珍珠米,听着就五花八门。还有人说它是“六谷”,意思就是比传统五谷还多一种,听着挺有道理。
玉米老家在美洲,这点倒没啥争议。不过有人说元朝就有了,理由是元朝贾铭的《饮食须知》里提了“玉蜀黎”,还有“御麦面”,说是皇帝吃的。但小编琢磨着,这“御麦面”听着就是上等麦子面,跟玉米压根儿不沾边,元朝种玉米的说法,估计站不住脚。
美国、加拿大那些地方考古挖出来的老玉米粒、玉米神像,还有美洲各地的玉米神话,都实锤了——玉米就是美洲人的老伙计,到现在还是他们饭桌上的主角。

现在最关键的是,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之前,玉米一直待在美洲,没跑到旧大陆去。哥伦布那会儿,正好是明朝明宪宗弘治年间。他本来想找新航路,结果意外到了美洲,还带回了玉米——这玩意儿产量高,耐折腾,长在哪儿都行,对解决饥荒太有用了。
明朝那会儿,饥荒老闹心,尤其是广西。明孝宗他们这皇帝也想通了,天朝上国架子先放放,跟外邦平等贸易,弄点好东西回来救急。没多久西班牙人就跑到菲律宾(那时候叫苏禄国),跟明朝做生意,皇帝一听,玉米?产量高还好种?赶紧的!

所以玉米先被弄到广西种,结果长得挺好,广东、四川、云南、贵州这些地方一看,哎哟不错啊,也跟着种。这下可不得了,以前穷人夫妻俩敢生俩孩子就谢天谢地了,有了玉米,养得起四五个了!明朝从洪武年的一千万人,到嘉靖年间,直接干到两亿,玉米这功劳,可不小。

广西一直饿得慌,皇帝急啊:“天下子民都是我的人,不能饿死!”于是玉米就在广西先落地生根,种出效果了,周边二十多个省立马跟上。以前一对夫妻只敢生俩,现在种了玉米,生四五个的都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