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登百丈峰二首-这首诗该如何赏析-唐代诗人高适所写 (登百丈峰二首其一)

登百丈峰二首,唐代,高适,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晋...

admin

高适的《登百丈峰二首》,读起来总让人觉得站在风沙里,眼前是苍凉的边塞,心里却翻着历史的浪。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登百丈峰二首-这首诗该如何赏析-唐代诗人高适所写 (登百丈峰二首其一)(图1)

第一首诗里,他登上来一眼看的不是山景,是燕支道——当年匈奴盘踞、汉兵打了好多年的地方,哪是来旅游的,分明是琢磨边关地势、文治武功那点事儿。看那些汉军的营垒还在青天里立着,胡地的天空白得像扫过一样,心里不是滋味:当年的战阵早没了,胡人的兵马倒还是那么猖狂。想起霍去病将军,年年在这儿带兵打仗,那威风劲儿,现在想想还让人佩服。可匈奴到底没灭干净,寒山上的草草白白长了一茬,打来打去,国力都耗尽了,有啥用呢?就看见一群大雁飞过去,啥也没留下,心里更堵得慌:那些征讨、那些纷扰,现在不都成灰了嘛?

他之前在《塞上》里说过,光打仗不是长久之计,和亲也不是好办法,还觉得李将军那样的人能解决问题。可现在看着霍将军打了这么多年,匈奴还没灭,他又犯嘀咕了,不知道该咋办。久待塞外,跟边疆百姓处多了,他对这些事儿看得比一般人透,这首诗啊,不光文学上牛,里头对边防的琢磨,现在读都觉得有道理。

第二首接着想,从边防扯到了晋朝怎么被胡人搞灭亡的,细想下来,都是内政没搞好,才让外钻了空子。晋武帝没把后事当回事,晋惠帝那更是个糊涂蛋,国家能不乱?结果呢?豺狼一样的胡人把洛阳瀍水一带都占了,胡羯在中原抢地盘,闹得天下大乱。整个天下跟开了锅似的,五原那边的人还自个儿尊大着呢,其实跟待宰的羊有啥区别?现在看着白庭路,对着青阳门,真得提醒当官的:别光顾着享乐,危机就在后头呢!那些朝堂上的事儿别问了,君臣最后不都跟草根一样,埋进土里了?争来争去有啥意思?后来唐朝真让后梁给灭了,闹得跟南北朝似的五代十国。高适这首诗,简直像给大唐提前写的悼词,他当年怕是没想到这么准吧?

登百丈峰二首-这首诗该如何赏析-唐代诗人高适所写 (登百丈峰二首其一)(图1)


上一篇: 高适是趋炎附势薄情寡义的人吗-高适与李白的关系如何 (高适还是高适) 下一篇:李靖的一生有多传奇-唐朝第一战神是谁 (李靖的一生有几个孩子)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