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宫中的宫女要为自己买牌位-唐朝一直被认为十分开放 (为什么宫中的嫔妃要争宠)
你知道唐朝的宫女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唐杜牧,郡斋独酌,诗,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璫,唐代被认为是最开放的一个朝代,皇权政治宽容,唐太宗宽容功臣为其修凌烟阁、曾在把死囚放回...
唐朝的宫女啊,你知道她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吗?杜牧有句诗:“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璫。”想想那画面,后宫里头挤满了人,走路都得小心翼翼。
唐朝算是最开放的朝代了吧?皇帝挺大度,唐太宗不光给功臣修凌烟阁,还让死囚回家过年;经济也好,诗人能满世界跑;女性地位也高,能自由恋爱,结婚离婚都行。
不过呢,就算这么开放,宫女的活动范围还是小得很。但也不是所有宫女都这样,有两类宫女能自由点。一类是身份特殊的,比如《公主嫁到》里的司徒银屏,既是公主的贴身保镖,又有太后给的特权,出来逛个街没问题。
另一类是办差的宫女,能凭腰牌随便进出。像武则天时期的女御史谢瑶环,还有太平公主,都安插过宫女到高宗身边打探消息。

但就算这些在职宫女,也不能去官媒那儿找婆家,被发现可是要掉脑袋的大罪。当然,因为事情被放出宫的宫女不算。
司徒银屏总去官媒,其实不是真想出嫁,是为了买个牌位。这是咋回事呢?按老迷信的说法,人死了得有个牌位“安放”魂灵。
唐朝宫女买牌位这事儿,好多史料里就提一句,但确实有过。她们为啥买?除了司徒银屏说的“死后安放魂灵”,还有别的原因。
有首流传挺广的“红叶题诗”,据说就是唐朝宫女写的:“流水何太急,宫闱尽日闲。殷勤谢枫叶,好去到世间。”那时候后宫宫女太多了,行宫里的宫女,基本就是守一辈子寡,出宫嫁人的希望渺茫。于是她们就写诗在枫叶上,扔进宫里的水里,找点寄托,排解苦闷。

写这诗的宫女运气挺好,她的红叶被诗人卢渥捡到了,后来还被放出宫,稀里糊涂就嫁给了卢渥,挺传奇的。要是真有婚姻缘分,这牌位自然就不需要了。
说到底,这牌位其实就是个“假老公”。牌位上的“他”可能还在宫里某个角落活着,但宫女们见不着他,也成不了真夫妻,只能在心里把他当老公,惦记一辈子,逢年过节还得祭拜。
等到宫女快死了,就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牌位上,能享受“墓志铭”的待遇,算是“夫妻一体”了,想想都让人心酸。

可就算这样,也不是每个宫女都能买到牌位。能买的大多是等级高的宫女。司徒银屏能从买牌位到真出嫁,是因为她身份高,公主又疼她,最后“放”了她。那时候没等级、没地位的宫女,根本买不起牌位,她们连出门的机会都没有,更见不着官媒。
一辈子啊,也就孤独到死了。现在的西安枣园有七座唐墓,里面发现过好多没“墓志铭”的宫女,只有四个有,也就是说当时可能只有四个宫女买得起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