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高骈-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唐朝最后的名将 (高骈是谁)

唐朝前中期,名将辈出,后期虽然国势衰微,但依然出现了一些名将,比如说最后一位名将高骈,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高骈放纵黄巢北上,也不率军勤王,还断绝唐朝的赋税,妄图割据一方,死后被欧阳修列入,叛臣传,,怎...

admin

说起来高骈这人,挺有意思的。唐朝前中期名将多的是,后期虽然不行了,但也出了个高骈。有人可能会问,高骈放着黄巢不管,也不去救朝廷,还断了唐朝的钱,最后被欧阳修写进“叛臣传”,这怎么还成了唐朝最后的名将了?其实这里面事儿挺多的,值得咱们琢磨琢磨。

高骈家是武将世家,祖上好几代都在唐朝带兵,他爷爷高崇文是唐宪宗时候的名将,还封了南平郡王。别看他是神策军里的武将,小时候其实挺爱读书,喜欢写诗作文,来往的也大多是文人。唐懿宗那会儿,西边的党项人闹事,朝廷派了好几次兵都没平下去。高骈带着一万人,出其不意打过去,一下子就赢了,朝廷自然也给他升了官,赏了不少东西。

差不多这时候,南边也出事了,南诏人打到了安南(就是现在越南北部那边),还联合当地土著把唐军给赶跑了。唐懿宗派了好几次兵去打,甚至调集了八道十几万大军,愣是没打赢。864年,高骈被派去当安南都护,带着五千人就去了。结果监军在那儿瞎指挥,援军也没等着,他就靠这五千人南征。

高骈带着兵打了好几个胜仗,一边打一边还招安当地的土著,专打南诏的主力。866年,他直接打下了交趾城,杀了南诏三万将士,还攻破了两个帮着南诏的部落,抓了一万七千多人。这一仗下来,他靠五千人打败了对方十多万大军,最后把安南给收回来了。后来他在安南待了好些年,治理得也不错,当地人还尊称他“高王”。

高骈-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唐朝最后的名将 (高骈是谁)(图1)

874年,南诏又来犯四川,朝廷赶紧把高骈派去当剑南节度使。高骈一到那儿,南诏人就怕了,他传话给云南那边,带着兵压到边境,说要讲和,南诏人真就不敢再来了。之后他又当过荆南节度使、镇海军节度使,说白了,唐朝前半生他就是个“救火队长”,哪儿出事儿就让他上。后来黄巢起义军在江南一带折腾,朝廷就让高骈镇守淮南。

高骈之前跟黄巢交手,赢了好几次,把黄巢赶到岭南那边去了。可到了880年,黄巢又带着大军往北打,这时候实力已经壮大了。史书上记载,高骈后来有几条大罪:第一,没拦住黄巢北上;第二,没带兵去救朝廷;第三,自己占着兵,断了朝廷的钱;第四,信方士,整天瞎修炼。不过唐朝后期乱成那样,史料的真假真不好说。

不管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写高骈后半生的事儿,都参考了一本叫《广陵妖乱志》的书。但这本书有问题,作者郭廷诲是五代时候的人,一直待在北方,根本没去过淮南,写的内容水分很大。有个叫崔致远的新罗人,当时在唐朝待了很久,还在高骈手下当过“机要秘书”,帮他起草各种文件。

崔致远回国后,把自己写的文章整理了一下,编了本《桂苑笔耕集》。里面详细写了高骈在淮南的事儿。按崔致远写的,高骈不是没拦黄巢,是打输了;没去救朝廷,是因为朝廷下了命令让他别再往前走了;至于断赋税这事儿,更是没影儿的事。高骈晚年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要说他是唐朝的叛臣,恐怕冤枉他了。


上一篇: 武则天称帝后追封他为什么王爵-唐朝外戚大臣武元庆简介 (武则天后谁为帝) 下一篇:对后世有哪些影响-刘晏为唐朝做了哪些财政改革 (对后世有哪些认识)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