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它的成功复制有什么意义-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 (你的成功可以复制)

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是一件采用,妆花纱,工艺织就的龙袍锦缎料,复刻自万历皇帝朱翊钧陵墓中的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由云锦专家们完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复制这件稀世珍...

admin

“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这名字听着就够唬人的,对吧?其实就是用一种叫“妆花纱”的老手艺织出来的龙袍锦缎料,复刻自万历皇帝朱翊钧墓里挖出来的那件龙袍,云锦那帮专家们鼓捣出来的。

复制这稀世珍品,前后花了整整5年,用了12万多根线,差一线都不行。整件袍料长5丈3尺,轻、薄、透空的绛红真纱地上,铺满了四合如意云暗纹,上面滚着17条姿态各异的龙,还有江牙海水、火珠云纹。龙纹用孔雀羽线、真金线和彩绒弄的,金翠交辉,那叫一个富丽堂皇。不管是大型织成图案的设计,还是选料的珍贵、工艺的精湛,都代表了中国传统丝织工艺的最高水平,专家管它叫“国宝”,1984年还拿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珍品奖”。

它的成功复制有什么意义-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 (你的成功可以复制)(图1)

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拨了30万给云锦研究所,就为了修复定陵里挖出来、被风化的织锦。后来研究所一边复制龙袍,一边研究工艺,不光找回了失传的明代手工染色技巧,还在南京郊区恢复了捶打金箔、缠裹进蚕丝的妆花纱技术。为了让薄纱上的龙纹永不变色、金翠交辉,他们派人跑各地动物园收孔雀羽毛,就挑里面最绿的,一根根捻成翠羽线。这么着,失传几百年的“妆花纱”织锦技艺算是给找回来了。这“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就是一匹镶金裹银、寸锦寸金的锦缎,专给皇帝做龙袍的面料,工艺繁复,面料珍贵,真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因为这纱地透薄,你换个角度看,袍料里的孔雀羽线会显出不同色彩,织品跟浮雕似的。远看过去,金翠交辉的龙仿佛在瑞气袅袅的万道霞光里浮游翻动,活灵活现。龙袍双肩还分别织着日月,那是天子肩挑日月的意思呗。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叫“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晴雯给宝玉织补的那件“雀金裘”,到底多宝贝?书里说“此物金翠辉煌,碧彩闪灼,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其实啊,孔雀毛织的华服哪是俄罗斯的,恰恰是曹雪芹那时候江宁织造府的手艺。

1956年,考古工作者挖了明朝十三陵里的定陵,也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墓,挖出好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宝贝,光丝织物就有600多件,占了出土文物的五分之一。不仅数量多,品种也全,有传统的,也有明代新品种。其中一件袍服让专家来了兴趣,就是这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大伙儿都觉得,这用孔雀羽毛织的华服,说不定就是《红楼梦》里“雀金裘”的原型!可惜啊,龙袍的原料蚕丝里蛋白质多,几百年后见光,很快就氧化褪色,薄的部分直接化成粉末,厚的也硬得跟锅巴似的,看着都心疼。

它的成功复制有什么意义-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 (你的成功可以复制)(图1)

国家有关部门找到了南京云锦研究所,想让他们复制这“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把传说中的织造技艺给整出来。1979年,研究所的徐仲杰、王道惠这些云锦大师接下了这活儿。专家们花了5年,一点点把龙袍的工艺都还原了。他们复原了失传的明代手工染色技巧,按老法子恢复了真金线的生产,最关键的是,《红楼梦》里说的拿孔雀羽拈线织袍的技艺也给精确还原了:专家们跑全国挑孔雀羽毛,就挑最绿的,捻成翠羽线,再用云锦妆花工艺跟真金线一起织进袍服。这么一来,失传好几百年的“妆花纱”织锦工艺,算是又重现江湖了。现在江宁织造博物馆里陈列的这件“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就是凝结了专家们心血的成果。

整件袍料是轻薄透空的绛红真纱,上面滚着姿态各异的龙、江牙海水、火珠云纹这些图案。金色勾边的是真金线织的,团龙龙身就是孔雀翠羽线织的,底纹纱料上还有文物原件上的无极如意如意云纹暗纹。因为绒毛是立体的,妆织的地方有高花,立体感超强,织品就跟浮雕似的艺术效果。

站在这件袍料面前,你换个角度,里面的孔雀翠羽会显出不同的色彩,金翠交织的龙仿佛在瑞气袅袅的万道霞光里腾挪翻动,跟活的一样。真跟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的一样:金翠辉煌,碧彩闪灼!


上一篇: 一般皇帝的龙袍都是明黄色-秦始皇的龙袍为何会是黑色的 (皇上龙种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为何到了清朝-龙袍上的十二章纹都有些什么-十二章纹的地位下降了 (为何到了清朝,倭寇之乱就消失了)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