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宋朝词人王安石简介-王安石说了什么话便郁然病逝 (宋朝词人王安国简介)

宋朝词人王安石生平经历是怎样的?王安石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王安石是怎么死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安石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

admin
宋朝词人王安石生平经历是怎样的?王安石最后结局咋样?他咋死的?咱今天就来唠唠。 王安石这人,大家熟吧?北宋那位搞变法的大佬,写诗也贼厉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封了荆国公,所以后人叫他王荆公。汉族,抚州临川人(现在江西抚州临川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夸他:“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留下的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啥的。他诗、文、词都拿手,词虽然写得不多,但有《桂枝香》这种名作。不过最出圈的还是《泊船瓜洲》里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太绝了。

王安石的生平经历,得从他说起。

王安石出生在临江军(现在江西樟树),家里是地方官,从小跟着爹到处跑,见了不少世面。他从小就特聪明,看书过目不忘,记忆力好到吓人。跑的地方多了,也看见老百姓过得苦,对宋朝“积弱”这事儿有直观感受,年轻时就立下“矫世变俗”的志向。刚当地方官时,挺关心百姓疾苦,好几次上书说要改革,减轻老百姓负担。时间长了,对北宋中期藏的社会危机也看明白了,“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中了进士,当上了淮南节度判官。后来调到鄞县(现在浙江宁波鄞州区),这人正直,执法严明,给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带着老百姓修堤坝、挖池塘,把农田水利搞定了,交通也方便了不少。青黄不接的时候,把官仓库里的粮食低息借给农户,帮他们渡荒。1058年冬天,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嘉祐三年(1058年),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变法主张,觉得法度必须改,得“合于当世之变”,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王安石觉得变法先得培养人才,所以改革科举,废了明经,设了明法科。进士科不考诗赋,改考时务策,整顿太学,唯才是举,培养能干实事的人才。他出生在小官吏家庭,爹叫王益,当过临江军判官,一辈子在南北各地当地方官。安石小时候爱读书,记性好,教育也不错。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事、舒州通判,后来又外调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江西、安徽一带),江宁知府(现在江苏南京)。

宋朝词人王安石简介-王安石说了什么话便郁然病逝 (宋朝词人王安国简介)(图1)

多年当地方官,王安石觉得宋朝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所以嘉祐三年(1058年),他给宋仁宗赵祯上了万言书,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全盘改革,革掉积弊。拿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这些人只图安逸、不求改革,最后国家灭亡的例子,王安石大声说:“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刻改法度;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会重演,宋朝也得完蛋。当时不少士大夫都盼着他早点上台执政。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当上了参知政事,第二年又升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他找了福建浦城才子章悦当谋士,曾布、邓润甫、章惇、章衡、蔡确、吕惠卿这些人当变法派的中坚力量。王安石变法就是想富国强兵,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他说过:“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重要的是,他觉得只有先发展生产,才能解决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执政后,王安石还是坚持这看法,“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这次改革,他把发展生产当头等大事。他觉得要发展生产,就得“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收成好坏看人看天,关键在政策。政府得在全国上下搞改革。王安石强调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作用,在他的指导下,变法派搞了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新法。他还亲自写了《周礼义》《书义》《诗义》,就是《三经新义》,也叫“荆公新学”,给学校教育改革当新教材。

宋朝词人王安石简介-王安石说了什么话便郁然病逝 (宋朝词人王安国简介)(图1)

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这么大的改革,肯定有人不乐意。保守派们跳出来反对,变法派内部也分裂了,加上他儿子王雱病死了,王安石压力山大。

王安石是怎么死的?熙宁七年,他第一次被罢相了。后来复相,也得不到神宗太多支持,加上变法派内讧,熙宁九年,他第二次辞去宰相,从此在江宁府闲着。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全被废了。当他听说免役法也被废除时,气得直说:“至于这样吗?”没多久就郁郁而终了。


上一篇: 宋朝达官贵人为何不爱吃猪肉-是怎么导致的 (宋朝达官贵人出行的交通工具) 下一篇:秦观写有哪些著名的诗词作品?-宋朝词人秦观简介 (秦观写有哪些作品)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