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宋朝为何会出现这种场景-什么是榜下捉婿 (宋朝为何出不了一个汉武帝)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宋朝,每个王朝的建立,或多或少,都会与其前朝有所区别,这也就使得这王朝产生与别的朝代都不同的新习俗,形成王朝特有的奇特景像,我们对宋朝的印象,大都禁锢在宋明理学之后,...

admin
咱们今天聊聊宋朝那些事儿,别一提宋朝就只知道理学,其实那会儿可有意思多了。每个新朝代跟老前朝比,总得整点不一样的,宋朝也不例外。不过现在提起宋朝,很多人脑子里就冒出“宋明理学”,觉得那会儿的人肯定特古板,规矩多到窒息。其实啊,把那些老掉牙的偏见扔一边,宋朝那经济繁荣得,放到今天都算得上是“发达国家”了。真要细究起来,宋朝的氛围其实挺开放的,还整出不少现在听着都觉得新鲜的习俗。比如今天要聊的“榜下捉婿”,光听名字就够让人好奇的——古代人真这么直接? “榜下捉婿”,顾名思义,就是“科举发榜那天抓女婿”。“榜”就是科举放榜的名次,那些金榜题名的读书人,就成了豪门大户眼里的“香饽饽”,得赶紧“捉”回家当女婿。这操作,搁今天看是不是挺敢想的?古人也这么开放? 宋朝有本书叫《萍洲可谈》,里面专门写过这事儿:“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人士,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意思就是,选女婿只看科举考得怎么样,什么生辰八字、家里有没有钱有势,全都不在乎。这事儿在富商家里更常见,有的甚至直接拿钱砸,就为了抢个当状元的女婿。 当时这风潮太盛了,甚至有人提前好几天就去放榜的地方排队,就为了第一时间看到榜单,“抢”个状元女婿。这阵仗,跟现在商场打折前连夜排队抢限量款,真没差。时间久了,还衍生出三种“抢人法”。 第一种是“预判式”。发榜前就根据自己打听的消息,猜哪个读书人能中,跟现在赌球赛马差不多,全靠眼光和消息灵不灵。要是真有人懂政策、又了解各个士子的品行,说不定真能“捡漏”抢到个潜力股。 第二种是“契约式”。提前跟读书人定好:要是中了榜,就立刻成婚;要是没中,婚事黄了,双方都不用负责。这招特适合那些想反悔的人家,稳赚不赔,就是有点寒碜那些没背景的读书人——全得靠真本事考中才行。 第三种就是最直接的“榜下捉婿”了。放榜那天,豪门大户直接开着“择婿车”去考场门口守着,看见上榜的读书人,拉上车就往家里带,好说歹说劝人家当自家女婿。这简直是“无本买卖”,但有个麻烦:要是读书人之前已经成亲了,总不能逼人家休妻吧?就算休了,这么为钱利休妻的人,以后保不齐会对自家不利,所以抢起来也得掂量掂量。

宋朝为何会出现这种场景-什么是榜下捉婿 (宋朝为何出不了一个汉武帝)(图1)

为啥豪门大户这么热衷抢读书人当女婿?说到底还是“官本位”思想作祟。这词儿最早是商鞅提的,核心就一个“以官为本、以官为贵、当官的最牛”。在那会儿,“官”就跟现在的“顶流”一样,谁家要是出了个官员,那可是祖坟冒青烟的事儿。科举考出来的官员,自然就成了豪门眼里的“香饽饽”。 再往深了说,这事儿其实跟社会阶级变化有关。古代最顶层的是皇室,往下就是那些世世代代把持朝政的世家大族。有句老话说“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世家门阀的势力太大了,皇帝看着都眼红。所以历朝历代,皇帝都想方设法削弱世家,把权力攥自己手里。 先秦那会儿当官,基本靠出身,像商鞅(其实叫卫鞅)、屈原,都是贵族后代,哪是什么“草根”。后来西汉用察举制,举孝廉,董仲舒、曹操这些人,虽然也有才,但背景也不差。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更是把持在世家手里。直到隋朝,隋文帝搞出科举制的雏形,到了唐宋才慢慢成熟——这下好了,世家垄断了两千多年的当官路,终于被打开了条缝。 科举制一推行,普通读书人总算有机会出头了。不用再靠家里有矿或者祖上当官,光靠读书就能改变命运。寒门学子苦读十几年,说不定真能当官光宗耀祖。这一下,延续了这么久的世家门阀基础,算是被动摇了。朝廷也不用再对着世家低声下气,政令好推行多了,皇权也稳了。

宋朝为何会出现这种场景-什么是榜下捉婿 (宋朝为何出不了一个汉武帝)(图1)

所以宋朝才能那么牛,经济繁荣得不像话,整个封建王朝里排第一,连明朝都比不上。最厉害的时候,宋朝经济占全球十分之七还要多——就算每年给辽国、西夏交那么多“岁币”,也挡不住它有钱。 抢女婿最疯狂的时候,连年龄都不看,只要上榜就行。有首诗调侃:“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虽然是夸张,但能看出当时多追捧读书人。为啥抢得这么凶?因为连王侯富商都不知道皇帝会点谁当状元,只能去抢——这也说明,状元都是皇帝亲自选的,别人插不上手。宋朝对文人可太好了,历朝少见,所以皇权一直牢牢抓在皇帝手里,虽然皇帝有时候挺“任性”,但宋朝愣是撑了好几百年,没旁落。

宋朝为何会出现这种场景-什么是榜下捉婿 (宋朝为何出不了一个汉武帝)(图1)

所以说啊,宋朝这“榜下捉婿”看着像是个新鲜习俗,其实背后藏着大学问——皇权稳固、阶级流动、经济繁荣,都能从这儿瞧出点端倪。


上一篇: 宋朝官服上面的白圈叫方心曲领-这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 (宋朝官服上面是什么) 下一篇:宋朝时期的贵族们为何推崇羊肉-竟差点把羊吃灭绝了 (宋朝时期的贵州叫什么)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