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一般都是女性戴花-为何宋朝的男人喜欢戴花呢 (一般都是女性去结扎吗)

我们印象中,花朵是用来形容女子的,在现代如果男性将花朵作为身上的装饰,往往会被视为娘娘腔,但是在宋朝时期,男子戴花作为配饰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如果说宋人戴花是一种潮流与时尚,那么接受皇帝赏赐的花,便是一...

admin

现在咱们一说到花,总觉得是女孩子的专属,要是哪个男的头上戴朵花,估计有人会笑他“娘炮”。但你要是穿越回宋朝,会发现满大街的爷们儿头上都顶着花,那叫一个时髦。

要说宋人戴花是跟风,那皇帝赏的花可就是身份的象征了。宋真宗要去泰山封禅前,封了陈尧叟和马知节俩大官,宫里摆庆功宴,仨人头上都戴着鲜艳的牡丹,喝得高兴,真宗直接把自己头上最贵的那朵摘下来,给陈尧叟戴上了。陈尧叟感动得不行,宴结束出宫,一阵风刮掉片花瓣,他赶紧让侍从捡起来,揣怀里还念叨“这是官家赏的,不能丢”,那宝贝劲儿,隔着几百年都能感受到。

一般都是女性戴花-为何宋朝的男人喜欢戴花呢 (一般都是女性去结扎吗)(图1)

不光是民间玩,官场里戴花更是硬性规定。什么圣节庆寿、立春贺喜、祭祀天地,只要是大场面,人人得戴宫花。《宋史》里都写着呢,皇帝召集朝会,御史台催班,群官戴花站北边,等皇帝出来,还得对着花拜两拜,流程比现在打卡还严格。

花还分真花和假花,真花叫“生花”,假花是“像生花”,用绢做的。宫花就是假花里的顶流,宫廷特供。什么身份戴什么花,戴几朵,都有讲究,跟现在工牌等级似的,不能乱来。

《水浒传》里那些梁山好汉,个个都跟花坛似的。病关索杨雄是个牢头,鬓边总插着芙蓉花;打渔的阮小五,破头巾上别着石榴花,一点不觉得丢人。虽然是小说,但多少能看出北宋那会儿男人戴花有多普遍,搁现在看,估计得上热搜。 一般都是女性戴花-为何宋朝的男人喜欢戴花呢 (一般都是女性去结扎吗)(图1)

为啥宋朝男人这么爱戴花?得从老祖宗赵匡胤说起。他当皇帝后,总怕武将学他“黄袍加身”,就搞了个“杯酒释兵权”,定了文治国的调。他还弄了块石碑刻遗训,新皇帝即位得偷偷看,这块碑直到金兵打过来才被发现。上面就两句:“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这老赵,临了还想着保文人,大概是觉得文人再蹦跶,也比不上武将造反可怕吧。文人这下可扬眉吐气了,争着当文人,爱生活、讲风雅,戴花这事儿,自然就流行起来了。

当然,这事儿还得感谢赵匡胤的“铁粉”子孙们,尤其是宋徽宗,那可是戴花界的顶流。他每次出游回宫,都裹着小帽,簪着花骑马,跟着的大臣卫兵,一人发一朵翠叶金花。规矩还不少,卫兵得有“宫花锦袄”才能自由进出宫。天子都这么玩,百姓能不跟风?

到了宋真宗那会儿,戴花早就不是随便戴戴了,直接升级成国家礼仪了,跟现在升国旗奏国歌似的,严肃着呢。

这股戴花风刮得猛,直接把北宋的文人风气给带起来了。百业兴旺,经济文化都搞得有声有色,跟这股“风雅劲儿”脱不了干系。

文化上就更不用说了,诗人、词人、书画家、科学家跟雨后春笋似的。宋词和唐诗并驾齐驱,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米芾这些大佬,都是那会儿冒出来的。连宋徽宗赵佶自己,都是书画界的大拿,画的画写的字,现在都是国宝。


上一篇: 但宋与唐的谏官制度却哪些不同-宋朝承袭唐朝的制度 (唐宋在对待宰相这一问题上有何共同之处) 下一篇:宋朝之前是没有铁锅的-之前的古人又是怎么做饭的 (宋朝之前是没有棉被的)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