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才女魏玩-为什么说她的一生都折在了丈夫身上 (魏国才女)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魏玩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宋朝是一个出才女的朝代,李清照以自己的才华震撼了半个大宋,唐婉以一首,钗头凤,叫多少文人动容,朱淑真的词作虽被烧毁却依旧叫人传颂至今,...
魏玩出身也不差,也是名门闺秀,小时候也过得恣意,还跟自家兄弟比过诗文。可嫁了曾布之后,心思全收起来了,整个心都系在丈夫身上,为他的快乐而快乐,为他的忧伤而忧伤。
当曾巩、曾布、曾肇三兄弟相聚之时,魏玩还写过“金马并游三学士,朱幡相对两诸侯”,那骄傲劲儿藏都藏不住。那时候曾布还没啥名气,才气比不上曾巩,官职也不高,可魏玩就是崇拜丈夫,满心眼都是小女人的娇情。
“月明还到小窗西,我恨你,我忆你,你怎知”,她对曾布掏心掏肺,抱怨他不懂风情,简直把自己放低到尘埃里,就盼着曾布能看见她开出的那朵惊艳的花。可这份情到底还是错付了,曾布虽然是名家之后,可身上那股子世俗气儿更重,他心里装的是官场,是功名。

魏玩就这么在等待里熬老了,一天都没开心过。要是魏玩地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明白,曾布压根不是什么好人,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那个她当亲闺女养的张氏,她手把手教出来的张氏,居然跟曾布搞到了一块儿,曾布给张氏的好,是魏玩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和颜悦色。
偏偏曾布没点道德底线,张氏也不知道臊。魏玩的灵前,张氏居然用魏玩教她的诗书,给魏玩写了首悼念诗。

可生前的魏玩不知道,她从来没觉得丈夫有啥不好,在她眼里,丈夫浑身上下没一点毛病,她从不管曾布干啥,就一句“人各有志”,把丈夫啥事都圆过去了。曾布支持王安石变法,后来又挑变法的毛病,被王安石打压,仕途一直不顺,魏玩从不抱怨,也没觉得丈夫没出息,更没说过啥激励他的话。在她眼里,丈夫有空就陪她,有上进心她就默默支持。当曾布在朝里为了自己利益挤兑别人的时候,当京城到处都是曾布的谣言时,魏玩还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她写过“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写的是离愁,也是她自己。
可这满腔的情意,到底还是错付了,曾布眼里心里,压根没这个妻子。后来曾布外放做官,他宁愿自己孤身去外地,也不带魏玩,魏玩一个弱女子,就那么可怜巴巴地留在江西老家,巴巴地等丈夫的信。
“英雄本学万人敌,何用屑屑悲红妆。三军败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她写霸王和虞姬,说的哪是别人,不就是她自己嘛。
魏玩等了曾布多少年,等他回心转意,等他明白她的心,等他能跟她诗书往来。可她从青春年少等到人老珠黄,从曾布默默无闻等到他权倾朝野,从北宋等到南宋,她啥也没等到。

她才明白,曾布不是不懂她的心意,是假装没看见;也不是公务忙没空跟她诗书往来,是不想理她。可她醒悟得太晚了,等那颗把他当全世界的心凉透了,才明白过来。可这时候她娘家也没啥依靠了,就算想离婚,都不知道能去哪儿。
她后来写“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栏,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心里全是怨了:为啥不早说?为啥不让她早点醒悟?为啥要耽误她那么多青春!
这时候魏玩心里就剩怨恨了:为啥不早说?为啥不早点让她醒悟?为啥要耽误她那么多年华!一开始可能只是想丈夫,怨夫妻不能团圆,后来呢,魏玩那颗年轻的心,彻底死了。心里再没快乐,也没了满腔的诗意。

成了宰相夫人后,魏玩把同样婚姻不幸的朱淑真接到了身边,既惜才,也算同病相怜。朱淑真在身边,魏玩总算能稍微舒展点眉头,心里抑郁也缓解了些。可她还是看不得春光,看不得热闹,她写“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多情因甚相辜负”,心里早千疮百孔,补不回来了。
魏玩耽误了自己一辈子,没得到曾布的情,反而被这个渣男耽误了才华,真可惜。一代才女,就这么困在爱情里,一天比一天不快乐,解脱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