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批判了当时怎么样的社会现实-莫泊桑的-项链 (批判时期)

导语,项链,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于1884年的一个作品,他与欧·亨利、契诃夫不相上下,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项链,的内容不多,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相当饱满,情节曲折有趣,批...

admin

《项链》是莫泊桑1884年写的,这哥们儿跟欧·亨利、契诃夫一样,都是短篇小说里的顶流,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小说不长,但人物一个个都特鲜活,情节曲里拐弯,还带着股子扎人的现实味儿。

主人公玛蒂尔德和她老公,十年时间都在为虚荣心犯的错还债,这十年下来,她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她了。到底是欲望错了,还是平庸才是生活的真谛呢?

批判了当时怎么样的社会现实-莫泊桑的-项链 (批判时期)(图1)

一、丢了的项链,走丢的人生

玛蒂尔德呢,是个教育部小科员的老婆,家里条件一般,没好衣服,没亮首饰,但长得是真好看,身材也绝了。

平淡的日子总让她觉得憋屈,大大小小的派对反而让她向往,去了就满足。

为了参加一次大型的派对,她花了老公攒了好久、就那么点400法郎,先买了件特别闪的衣服,又跟好友弗雷斯蒂耶太太借了串贼亮眼的钻石项链。

宴会上她一出场就惊艳全场,又美又扎眼,男的都看她,女的都夸她,她心里美滋滋的。可偏偏借来的项链不小心弄丢了,为了弥补过错,她咬咬牙决定买了个差不多的项链还给弗雷斯蒂耶太太。

结果呢,本就穷的夫妻俩欠了一屁股债,老公罗瓦赛尔给她签了一堆借条,还跟高利贷、放债的那些人打交道。

想从债堆里爬出来,他们花了整整十年才还完。可这十年早物是人非,两人都认清了现实,也认了平庸。

小说不长,但特有嚼头。莫泊桑取名“项链”,整个故事都围着它转,人物的命运也跟项链似的,一环扣一环。

西方老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这小说里的人,命运全让项链给带偏了。玛蒂尔德的人生,曲折得让人无奈,她本来不甘平庸,结果最后还是被平庸吞了,那点“欲望”的深坑,最后让平庸给填平了。

与其说她的人生有多戏剧化,不如说这就是个讽刺。

其实莫泊桑讲的,不光是玛蒂尔德这讽刺的人生,还戳穿了当时浮夸的社会现实。

19世纪的西方,大家就认一个字:钱。工业体系一搞,人跟机器似的,除了当生产工具,还能当商品买卖。

批判了当时怎么样的社会现实-莫泊桑的-项链 (批判时期)(图1)

就像《傲慢与偏见》开头说的,“有钱的单身汉,想不娶个太太都难”,嫁女儿能给家里带来一大笔钱。嫁个富人,既能改善家里条件,还能让自己挤进上层社会。

所以啊,亲情亲情?早变味了,成了改命的筹码,换利益的商品。

怎么挤进上流社会,是中下层小资产阶级天天琢磨的事,更是底层人挤破头想达到的目标。可真能成功的寥寥无几,现实和追求对不上,虚荣心就占了上风。

虚荣就是个空洞,看着挺玄乎,其实跟蝙蝠似的平平无奇,不知不觉就把人的精气神吸干了。玛蒂尔德这些人,就跟驴似的被榨干,自己还不知道。

二、被欲望啃噬的可怜人

弗洛伊德说过,人嘛,就是个欲望驱动的动物。玛蒂尔德参加派对不是一两次了,向往上流社会、追求奢华亮丽,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每次派对,她都能得到点自己想要的东西,哪怕别人多看她一眼,她都能兴奋半天。跟网红涨粉、涨点击量似的,她想尽办法让自己“红”。

哪怕为了件衣服花光老公攒的钱,她也不在乎。

用追求奢华的物欲盖过基本生活,跟空中楼阁似的,华而不实。玛蒂尔德可不这么想,“她跳舞跳得如痴如醉,把什么都忘了,沉浸在欢乐里,沉浸在自己靠美貌赢得的胜利里…这种幸福感,对女人来说,就是最圆满、最甜美的胜利了。”

这种靠别人羡慕得来的幸福感,平淡枯燥的日子给不了,平庸也给不了。

玛蒂尔德跟猎狗似的,疯狂追着这种虚无缥缈的快感,可她老公只是个小职员,家里没钱撑她的奢华。欲望和现实的裂缝越来越大,直到项链丢了,她的虚荣心和追求奢华的心态才被捅破。

项链丢了,她是突然醒了,还是噩梦刚开始?只能说都有。

刚开始还项链,她有两个目的:一是还别人的东西,免得惹麻烦;二是偷偷还了项链,面子能保住。

这十年还债的日子,玛蒂尔德夫妇把便宜请的保姆辞了,生活里能省就省,什么事都得自己动手。

对玛蒂尔德来说,平庸的日子简直就是噩梦的开始,她本来就不想平凡,想改变现状,靠华丽的衣服把自己包装起来。

批判了当时怎么样的社会现实-莫泊桑的-项链 (批判时期)(图1)

三、平庸让她活得更真实

十年过去,玛蒂尔德从那个不甘平庸的女人,变成了个普通又粗糙的妇女。模样不再年轻,手糙了,脸也憔悴了,以前宴会上的朋友见了她都认不出来。

是平庸让她变粗糙了。以前娇娇气气、说话轻声细气的她,现在成了说话粗声粗气、直来直去的街道妇女。

辞了女佣,搬出大房子,玛蒂尔德夫妻俩挤在窄小的阁楼里,邻居不再是那些出入上流场合的人,换成了一堆生活在底层的人。

这些人鱼龙混杂,只求务实,每天忙活就为了糊口,不是为了攒钱去参加派对买奢侈品。

在底层摸爬滚打,她认清了阶级的现实,用最真实的自己面对生活。她出身苦,婚后家里也一般,跟纸醉金迷的日子根本不匹配,柴米油盐才是让生活变好的道儿,跟底层人接触,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她对命运的抗争,就像小蚂蚁碰上洪水,根本没还手之力,只能随波逐流。可适应生活,接受平庸,用平庸对抗命运,才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当玛蒂尔德跟以前的朋友来往时,她的声音已经融不进他们了,模样就像件破衣服,让他们嫌弃。

不过,她和老公相濡以沫,在这十年里找到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跟上流社会的生活比,平庸未尝不是一种人生。没别墅,没佣人,没帅小伙,生活琐事都得自己干,上街买菜还得跟人砍价。夫妻俩反而更坦诚,一起默默承担着虚荣犯下的错。

平庸磨掉了对不平凡生活的追求,打破了不切实际的梦,让人在最真实的生活里找到自己。

批判了当时怎么样的社会现实-莫泊桑的-项链 (批判时期)(图1)

四、幸福就在眼前,上帝没把路堵死

玛蒂尔德其实挺幸运的,项链和老公都是上帝给她的礼物。项链丢了,让她看清了身边的人,也回到了现实的生活。

最后弗雷斯蒂耶太太轻描淡写跟她说:“哎呀,那项链是假的!”这话讽刺得跟五雷轰顶似的,砸在玛蒂尔德脑袋上。

莫泊桑没写她当时咋想的,各种滋味让读者自己品。她心情估计挺复杂,但表现得很平静,不震惊也不愤怒,就带了点平静又成熟的笑。

有人可能会说,要是弗雷斯蒂耶太太早点告诉她项链是假的,她就不会用十年受苦,人生也不会被项链改变了。

其实莫泊桑想说,弗雷斯蒂耶太太和玛蒂尔德一样,都活在虚荣和虚假里。想过得奢华,想让人夸,戴假项链没人说破,因为大家知道自己戴的也是假的,每个人都戴着虚伪的面具而已。

平庸的生活让她明白了这些,所以她才那么平静。

还债的十年里,有个人一直默默为她付出,从结婚那天起,就尽自己所能满足她的一切,这个人就是她老公。

她嫌自己衣服土,他用自己攒下来买猎枪的钱,给她买了件“像样”的衣服。他们必须花3.6万法郎买项链,得到处借钱时,他毫不犹豫地跟她一起扛。

这十年里,他其实可以这么做,当时法律也允许离婚,但他没放弃她。所以玛蒂尔德挺幸运的。

生活总爱开玩笑,但遇到困难时,得记着祸福相依的道理。现在的生活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但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

平庸大家都忌讳,可没有平庸,哪来的非凡?

批判了当时怎么样的社会现实-莫泊桑的-项链 (批判时期)(图1)


上一篇: 明代画家文徵明-历代国画代表人物简介 (明朝画家文徽明) 下一篇:法国拿破仑法典简介-拿破仑法典有什么历史意义 (法国拿破仑法典的意义)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