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初期各地治安到底有多差-君王又是什么态度 (汉朝初年地方制度和作用)
汉朝初期各地治安到底有多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朝初期是一个富裕的时代,文景时期国家财用丰足,百姓生活富足,是一个其乐融融的治世,汉朝初期也是...
汉朝初期那会儿,各地治安到底有多乱?估计很多人好奇,今儿就唠唠这事儿。
汉朝初期,文景时候国家有钱,百姓日子过得也富足,看着一片祥和。而且那会儿运气好,刘邦、刘盈、吕雉、刘恒、刘启,一连五位君主都挺仁慈,心里装着百姓,自己过得也节俭,没啥奢求。
看着是挺让人向往的年代,其实也挺危险的。朝廷上从皇帝到大臣,确实都是好人,可地方上的太守们,那手段可一个比一个硬。
比如汉文帝时,济南郡有个叫瞷氏的大宗族,三百多户,两千来口人。有钱有势还人多,在济南郡横着走,法律根本管不着。前几任太守都拿他们没办法,汉文帝就派了酷吏郅都去。郅都一到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瞷氏全族灭了,其他豪强吓得直哆嗦。汉文帝一看这人行,立马提拔了。
还有汉景帝时的周阳由,也挺受重用。他喜欢的人犯了重罪,他能想办法给人脱罪;他讨厌的人没犯罪,他也能挑刺儿整死。每去一个地方当太守,必先灭了当地所有豪强。这么个人,在景帝和武帝那会儿都吃得开。
汉武帝知道义纵这人暴虐,就让他去管已经乱成一团的定襄郡。义纵到任第一天,偷偷把狱里两百多重犯判了死,又抓了二百多个探监的,给他们扣个“给死犯开脱”的罪名,当天就把这四百多号人全砍了,定襄百姓吓得腿都软。(“不寒而栗”就是这么来的)
汉武帝还让王温舒当广平郡太守。王温舒抓了些豪强的把柄,逼他们去对付其他豪强,没多久就干掉了一千多家,据说“流血十里”。
看这些例子就知道,汉朝初期太守们下手都挺狠,皇帝们呢,不但不管,还挺鼓励。为啥?因为那时候地方治安实在太差,不这么整真不行。那治安差到底因为啥?
豪强太多
所谓豪强,就是有钱有势的大家族。虽然只是平民,但势力有时候比县令、太守还大。钱多人脉广,地方官吏有时候还得求他们办事,所以他们敢胡作非为。有的还勾结小官吏对抗上级,就像济南郡的瞷氏,前几任太守都拿他们没辙。
那这些豪强哪儿来的?比如王温舒在广平郡干掉一千多家豪强,为啥豪强就那么多?
地方治安差,一大原因就是这些豪强。他们太多还互相勾结,官吏和太守根本动不了他们。
汉朝初期,离战国那会儿没多久。战国时候贵族多,每个国家都有数不清的贵族。这些贵族就是豪强的祖宗。秦朝时候,朝廷把他们的权全夺了,成了非贵族的地方强宗。到了汉朝,他们又缓过劲儿来——虽然不是贵族了,但势力还在。汉朝社会发展快,他们的势力也跟着扩张,慢慢成了谁都动不了的地头蛇。
但是在汉武帝时期,很多手段铁腕的人被提拔为太守,那些豪强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无为而治
汉朝初期用黄老那套治国,讲究无为而治。朝廷不怎么管地方,社会发展是没阻碍了,可豪强们趁机做大,朝廷想管也管不了了。
汉朝刚建立那会儿,局势还不稳,六国残余贵族势力强,刘邦的对手们也没全倒下。于是大封诸侯,天下将近一半土地都分出去了。诸侯王的地盘加起来,比朝廷直接管的还多。
这样一来,地方势力比朝廷还强,豪强作为地方势力的一部分,也跟着起来了。而且那时候太守们也搞无为而治,豪强们越混越强,根本没人能拦着。
汉朝初期还有个理念:“让富人当官,他们比穷人贪污的几率小”。那时候还没科举制,缺官吏就从有钱人家挑,家里财产够一定数额,才有资格当官。
这就出问题了:只有有钱人能当官,有钱本身就是种势力,现在他们又把当官的路垄断了,势力当然更膨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