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词人王安石简介-王安石说了什么话便郁然病逝 (宋朝词人王安国简介)
宋朝词人王安石生平经历是怎样的?王安石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王安石是怎么死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安石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
宋朝词人王安石生平经历到底是怎样的?他最后结局如何,又是怎么死的呢?今天就随便聊聊这位大佬的生平。
先说说王安石是谁吧。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所以大家也叫他王荆公。他是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还是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都夸他:“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他的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啥的,诗词散文都拿手,词虽然写得不多,但《桂枝香》是名作。不过最出圈的还是《泊船瓜洲》里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简直太绝了。

再说说他的生平经历。王安石出生在临江军(现在江西樟树那边),家里是地方官,从小脑子就好使,看书过目不忘。他还跟着爹在各地跑,见了不少世面,也看到老百姓过得挺苦,对北宋那种“积弱”的局面有了直观感受,年轻时就立下要“矫世变俗”的志向。刚当地方官的时候,他挺关心百姓,多次上书说要兴利除弊,减轻大家负担。因为接触社会多,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也有认识,一直想着要改变现状。
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他中了进士,当了淮南节度判官。后来调到鄞县(现在浙江宁波鄞州区),为人正直,执法严明,给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比如组织人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还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把官粮低息借给农户,帮大家渡过难关。1058年冬天,王安石当了三司度支判官。嘉佑三年(1058年),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觉得法度必须改,才能“合于当世之变”,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
王安石觉得变法得先培养人才,所以改革科举,废了明经,设了明法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考时务策,整顿太学,唯才是举,培养能办实事的人。他出生在小官吏家庭,爹叫王益,当过临江军判官,各地都做过官。安石小时候爱读书,记性好,教育也不错。庆历二年(1042年),他进士第四名及第,之后当过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事、舒州通判,又外调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江西、安徽那边),后来还做了江宁知府(现在江苏南京)。

多年地方官做下来,王安石觉得宋朝的问题就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所以他嘉祐三年(1058年)给宋仁宗上了一封万言书,要求对宋初的法度来个全盘改革,把积弊都去掉。他还拿晋武帝、唐玄宗举例,说这些人只图安逸,不求改革,最后都完蛋了,大声喊“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觉得现在不改就来不及了,不然宋朝也会像汉、唐一样完蛋。当时不少士大夫都盼着他早点上台执政。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当了参知政事,第二年又升宰相,开始大刀阔斧搞改革。他找了福建浦城的才子章悦当谋士,曾布、邓润甫、章惇、章衡、蔡确、吕惠卿这些人当变法派的中坚力量。变法目的就是富国强兵,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还解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早的时候他就觉得,得先发展生产,才能解决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当了官之后,他还是坚持这个想法,“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这次改革,他把发展生产当头等大事,觉得得先“去掉老百姓的疾苦、抑制兼并、让种地的人方便”,这样大家才有积极性,收成好坏看人而不是看天。政府得制定政策,全国上下一起改。
王安石强调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在他的指导下,变法派搞了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新法,他还亲自写了《周礼义》《书义》《诗义》,就是《三经新义》,也叫“荆公新学”,给学校教育改革当新教材。多年地方官做下来,王安石还是觉得宋朝的问题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
所以啊,他嘉祐三年(1058年)给宋仁宗上那封万言书,要求改革法度,去掉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熙宁初年,王安石以翰林学士的身份跟年轻的宋神宗聊治国,深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当参知政事,次年升宰相,开始大搞改革。变法目的是富国强兵,但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他们当然不乐意了。
那王安石最后是怎么死的呢?熙宁七年他第一次被罢相。主要是因为他和宋神宗在变法方法上有分歧,复相后也得不到太多支持。加上变法派内部闹分裂,他儿子王雱又病死了,王安石熙宁九年第二次辞了宰相,之后就在江宁府闲着。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全被废了。他听说免役法也没了,忍不住说:“亦罢至此乎!”没过多久就郁郁而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