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杨家将杨文广是什么样的人-杨文广是怎么死的 (杨家的历史最大的人物)
杨家将的故事流传已久,无论是戏剧,还是评书,多以杨宗保为杨延昭子,杨文广为杨宗保子,但是,史书中却并没有杨宗保这个人,明确记载杨文广为杨延昭的小儿子,那么,真实的杨文广又是怎么一个人呢?杨文广,字仲容...
杨家将的故事流传挺久的,不管是戏里还是评书里,都把杨宗保说成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又是杨宗保的儿子。不过翻翻史书,压根没杨宗保这人,倒是有明确记载说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小儿子。那真实的杨文广到底啥样呢?
杨文广,字仲容,出身将门,年轻时靠着家底进了禁军。不过他哪年出生的,现在谁也说不准,有的说999年,有的说1012年,反正没个准信儿。庆历三年(1043年),陕西那边闹得挺凶,张海带着一帮乱匪四处抢,地方官搞不定。宋仁宗一拍板,调禁军去平乱,杨文广也跟着去了。这仗打得还算顺,没多久张海就被干掉了,杨文广凭功劳升了殿直。后来范仲淹去陕西镇守,跟杨文广聊过几句,挺看好这小子。

到了皇祐四年(1051年),广西的侬智高又闹事了,连着占了几个州。朝廷派狄青带兵去打,杨文广又跟着上了战场。打完仗回来,他去了陕西当德顺军知军(就是现在的宁夏隆德县那边)。后来又南下广西,做了兵马钤辖,还先后在宜州、邕州当知州,慢慢升到了左藏库使、带御器械。
治平年间,朝廷挑人守卫京城,宋英宗赵曙一眼就看中了杨文广,说:“文广啊,名将之后,还有功劳。”就这么着,杨文广被提拔成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还兼着成州团练使。后来又外放陕西,当秦凤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兼兴州防御使,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将。
当时西夏老来边境捣乱,秦州知州马仲甫就提议在边境要道修个城,叫筚篥城。陕西经略使韩琦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把活儿交给了杨文广。杨文广接了任务,怕修城的时候西夏人来偷袭,对外假称要在喷珠筑城,自己带着军队偷偷摸摸直奔筚篥城,傍晚就到了,连夜布置防守。第二天早上,西夏人听说消息赶来,发现宋军早有准备,打不过,扭头就跑。可能是觉得丢人,西夏将领还写了封信给杨文广,说“等着,我让我家国主带几万精骑来收拾你!”杨文广哪吃这套,立马派手下追上去,把西夏军打得大败。
打赢了之后,有人问他为啥要追击,杨文广说:“先人教过,要先夺了敌人的气势。这地方是必争之地,让他们占了就难办了。”捷报送到开封,宋英宗下旨夸他,还赏了衣服、腰带、马匹啥的。

后来他又当过泾州知州、镇戎军知军,又调到河北,做了定州路马步军副总管、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
熙宁七年(1074年),辽国跑来跟宋朝争代州的地界,杨文广气坏了,把自己画的阵图和收复燕云的计策奏报朝廷,想让朝廷出兵。可还没等回信,人就没了。朝廷追赠了他同州观察使的官职。从杨业到杨延昭,再到杨文广,杨家三代守边,忠勇传了一时,美名留到了现在,真让人佩服又感慨。可惜啊,杨文广之后,杨家再没出过什么有名的将军了,古人说“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