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何妥协呢-宣和合议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北宋为什么be)
靖康之耻前,金就曾经打到过宋朝家门口,当时宋金被迫签订城下之盟,这就是宣和合议的历史背景,宣和和议时间是靖康元年,也就是1126年,在这一年,金国同北宋发生战争,攻入了中原地区,包围了北宋的都城汴京,...
靖康之耻发生前,金国其实已经打到了宋朝家门口,逼着宋朝签了城下之盟,这就是宣和合议的来龙去脉。
宣和和议签的时候是靖康元年,也就是1126年。这一年金国跟北宋打起来了,打进中原,把都城汴京围了个水泄不通。其实汴京里宋军不少,各地赶来支援的部队也正往城里赶,金军硬是没攻下来。这么僵持着,最后两边就坐下来签了《宣和和议》。
1126年签的协议,金国撤了包围汴京的兵,但北宋得掏不少钱给金国,还要送过去好多子女和工匠。更狠的是,黄河以北的土地,全划给了金国。
金军围了汴京,朝里大臣吵翻了天,有的主和,有的主战。可各地来救的兵哪那么快到啊,所以主和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占了上风。宋徽宗听了主和派的,就找金国谈和。金国倒是答应,但条件一个比一个狠,土地、钱都要,宋朝没办法,只能点头。
和议是十一月签的,金兵是撤了,可临走前把汴京周围抢了个精光,钱财、子女没少拿。金兵一走,宋朝有些大臣就跳出来,说这耻辱必须雪,主战派又崛起了。宋朝立马开始张罗,准备跟金国再干一仗。
宣和和议的双方
宣和和议是金国和北宋两边签的。这俩本来约好一块儿打辽国,结果幽云十六州归谁的问题上闹掰了,直接开打。金国打过来,把汴京围了,宋徽宗一听慌了,听主和派的,就跟金国签了这和议。

签和议的时候,金国可占着优势——人家都把都城围了,条件怎么提都占理。金国跟北宋要了好多金银财宝、子女,北宋这边没脾气,只能捏着鼻子答应。
金国让北宋把黄河以北的地全给了,还要年年进贡好多钱,北宋也认了。虽然各地救兵正往这儿赶,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先答应下来。
其实北宋也不算完全没底子,金军围着汴京,城里守军不少,金军根本打不进去。可宋徽宗这人吧,比较昏庸,就让主和派去跟金国低头,真是没辙。
这和议传到各地,老百姓都气炸了。金兵撤走后,宋徽宗也觉得面上挂不住,慢慢把主和派晾一边,开始提拔主战派,想着跟金国干一仗,把丢的地、抢的东西拿回来。
宣和和议后续
宣和和议带来的和平,压根没撑多久。金国签完和议才俩月,又掉头打过来了,派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两路兵,直接把汴京给占了。

宋徽宗签了这和议,结果呢?没换来半点安全,金国转头就把汴京打下来了,他和宋钦宗父子俩都被金国抓走了,宋徽宗还被弄到遥远的东北。
这时候,宋高宗赵构冒出来了。金国围汴京的时候,他没在城里,被派到地方组织抗金。北宋皇室基本被金国一锅端,就剩赵构一个,南方的大族就推他当了皇帝。
金国这边也没闲着,派兵从山西、河北两路打过来,在汴京会师,把城占了还不算,继续往南冲,打长江以南的地盘。赵构这时候在江南的建康建立了南宋,金国一看,赵构称帝了,干脆想一举灭了南宋。他们还扶植了好几个傀儡政权,像齐、楚这些,帮着他们管中原百姓,这些傀儡还死心塌地给金国卖命,跟南宋军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