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中的蔡京换为蔡襄-明清以来-后人为何会将-宋四家 (蔡京是什么)

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这四个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成就最高,故称,宋四家,明清以来,有一些人认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应该是蔡京,后人不齿其为人,所以...

admin

宋四家,就是北宋那四位顶厉害的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这哥儿几个基本把宋代的书法风格给代表了,成就也最高,所以叫“宋四家”。不过明清时候有人琢磨,说这“蔡”原本可能是蔡京,就因为这人名声太臭,后人把他换成了蔡襄,还觉得蔡襄的艺术水平比蔡京强。

中的蔡京换为蔡襄-明清以来-后人为何会将-宋四家 (蔡京是什么)(图1)

“宋四家”跟唐代书法的这点事儿

都说宋代书法“尚意”,好像跟唐代“尚法”对着干似的,但其实时代哪能一刀切啊?“宋四家”对唐代书法可不是全盘否定,所以“法”和“意”根本不是死对头。唐代书家里,对宋代影响最大的得数褚遂良和颜真卿。尤其是颜真卿,这四位都受他影响。蔡襄呢,入宋的时候年纪大了,字里行间还多是唐人的法度。

苏轼就特别喜欢颜真卿的《东方朔画赞》,夸它“清雄深远”。你细看苏轼的字,那些写得肥厚的地方,跟颜真卿的字态简直一模一样。黄庭坚也说过,苏轼年轻时学《兰亭》,字带点姿媚,后来爱上颜鲁公和杨风子的字,水平不比李北海差。王澍更直接,说“宋四家”的字都从颜真卿来,苏轼学得最像,姿态艳丽丰腴,就是得了颜真卿的“腴”。

米芾呢,觉得颜真卿的行书有股篆籀气,对他的“三稿”赞不绝口。他自己写大字,转折处肥美,也能看出颜真卿的影子。黄庭坚就反着来了,颜真卿的字是外放,他偏中宫收紧,四面扩张,把颜真卿那些短笔画拉得老长,还带点颤笔,线条显得特别有力量。至于褚遂良,主要影响的是米芾。米芾说褚遂良的字“举从动人,带股骄气”,他觉得从褚遂良这儿入手学《兰亭》,是“入魏晋平淡”“备其古雅”的快方法。

苏、黄、米、蔡到底谁排第一?

那这四位到底谁排第一呢?先说苏轼,在“尚意”书风里他就是带头大哥,凭一句“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的霸气,领了一代新风。黄庭坚是他的学生,“苏门四学士”之一,你看看他的手札,多少有点苏轼的字味儿。米芾虽然没进“苏门”,但听了苏轼“学魏晋要平淡”的建议,去取法二王,最后也闯出了自己的路。所以苏轼对宋代书法的贡献,真可以说是“化身千百”了。

他写的《寒食诗帖》,被叫“天下第三行书”,能有这种作品传世,这辈子也算值了。所以在“尚意”书风里,排苏轼第一,估计没人有意见。但要说行书对后世的影响,那得数米芾。米芾在“宋四家”里年纪最小,影响却最大,连董其昌都说他“该在东坡之上”。

近代康有为就偏说黄庭坚该排第一,他在书里写:“宋人之书,我最爱山谷,字儿昂藏郁拔,又神闲意浓,越看越有味。笔法瘦劲婉通,从篆书里来的。”苏、米、蔡就一种书体出名,黄庭坚行、楷、草都写得特别好,不光当世称雄,还影响后世。在“苏门四学士”里,就他敢说苏轼的字像“压扁蛤蟆”,就这点胆识,也够厉害的。所以说,黄庭坚是“宋四家”里最有创新精神的。

蔡襄在“宋四家”里年纪最大,苏轼还夸他是“近世第一”。但说实话,在“宋四家”里,蔡襄的“尚意”书风不太明显,顶多算个从唐到宋的过渡人物。梁章钜在《字学》里说:“宋四家,苏、黄、米都能学,就蔡不必学。他的字还没完全脱掉唐人风貌,学他还不如直接学唐人。”所以潘伯鹰说“蔡襄能排第一”,这话我真没法认同。

中的蔡京换为蔡襄-明清以来-后人为何会将-宋四家 (蔡京是什么)(图1)

写到最后,突然觉得,排来排去也没个标准答案,毕竟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有人喜欢苏轼的气魄,有人爱米芾的精到,也有人服黄庭坚的创新。书法这东西,本来就是个见仁见智的事儿,你说呢?


上一篇: 他做了什么事情-蔡京为什么会被罢相两次 (他做了什么事情作文) 下一篇:北宋有-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为何说蔡襄是顶替蔡京的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