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哥窑瓷器又是怎么鉴定的-北宋哥窑瓷器有哪些特点 (哥窑瓷器又是什么瓷器)

哥窑是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

admin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老早就被收藏家、考古学家盯上了,研究的人一直没断,但奇怪的是,到现在都没找到它的窑址在哪。哥窑的瓷器特别稀少,全世界加起来也就一百多件,比元青花还少。想玩瓷器,哥窑的特点和鉴定方法你得知道。

哥窑瓷器又是怎么鉴定的-北宋哥窑瓷器有哪些特点 (哥窑瓷器又是什么瓷器)(图1)

裂纹

裂纹这块儿,哥窑得有“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这两个标志。先说“金丝铁线”,就是它身上那些裂纹,大的是“铁线”,有的带点蓝色;大纹里套的小纹叫“金丝”,倒不一定真金黄,合起来叫“面圾破”,得密密麻麻的,弯弯曲曲的才对。再就是“紫口铁足”,“紫口”是器口釉薄胎厚显出的胎色,“铁足”是底足没上釉的胎色本身。不过这两个特征常常不能同时有,满釉的器物有“紫口”但没“铁足”。要是底足那黑釉是人为刷上去的,那真假就难说了,跟老书里说的“其足皆铁色”也对不上。

釉色

釉色方面,哥窑属于青瓷,但青得不一样,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这些色,因为窑变,常常一个器物上能看出两种以上的颜色,不是人为想怎么弄就怎么弄的。胎质分瓷胎和砂胎,很少有花纹,也没年款。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黄、浅灰几种。釉面摸起来不光滑,但有一层像酥油似的光泽,釉质有点浑浊,不透亮。釉层厚薄不均,蘸釉立烧的器物,底足的釉最厚,有的能有4毫米厚。烧造方法要么是裹足支钉烧,要么是圈足垫饼烧,后者能清楚看到垫饼留下的痕迹。

哥窑瓷器又是怎么鉴定的-北宋哥窑瓷器有哪些特点 (哥窑瓷器又是什么瓷器)(图1)

底足

底足也挺特别,圈足底边窄窄的、平平的,不宽也不凹凸不平。足的内墙深,外墙短,用手指头不太好提起来。

攒珠聚球

最绝也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就是“攒珠聚球”。老前辈孙瀛洲早就说过,官、哥的釉泡密得像攒起来的珠子,这不好仿,能当断代的线索。其实“攒珠”就是釉里那些小气泡,密密麻麻布满内外壁。但孙老说得笼统了,真正的哥窑不光有“攒珠”,还有比它稍大一点的“聚球”。珠小球大,两种气泡大小不一,但排列不乱,挺整齐的。“聚球”的数量少,一般在内壁围成一圈,像厚厚的环子。这个“攒珠聚球”,绝对是分辨真假哥窑的关键。


上一篇: 定窑瓷器以什么装饰而深受喜爱-在北宋的早期与中晚期 (定窑瓷器以什么为主) 下一篇:结果如何-北宋发动四十万大军攻打西夏 (结果如何呢)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