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你不知道的北宋-揭秘北宋那些奇葩制度 (你不知道的北京地铁)

许多人觉得在中国古代娶到公主是件好事,毕竟是攀龙附凤,和皇家结成亲戚关系,然而,历史上却并非如此,公主毕竟是皇帝女儿,和她们结婚并不完全是好事,比如唐朝时期,甚至没人愿意娶公主,导致不少公主被迫出家,...

admin

很多人以为娶公主是件美差,毕竟攀上皇亲国戚,多风光啊。但历史上真不是这么回事——公主毕竟是皇帝的闺女,跟她们结婚,未必是福气。唐朝那会儿,甚至都没人乐意娶公主,不少公主逼得只能出家,天天对着青灯古佛。北宋还有一项更离谱的制度,后来被后人骂得不行,到底咋回事?咱们今天就唠唠。

这制度叫“升行”,说白了,就是娶了公主的男子,自动升一辈,“皆以祖为父,以父为兄”——驸马结了婚,得管自己的祖父叫爹,亲爹倒成了大哥。放当时看荒谬,放现在看更离谱,人伦道德都给绕晕了。这“升行”到底咋来的?

一、驸马家的“辈分大挪移”

北宋开国那会儿,宋太祖在位还没这规矩,宋太宗也没整这出,问题出在宋真宗这儿。咸平三年(1000年),宋真宗把四妹鲁国长公主嫁给了左卫将军柴宗庆。柴宗庆本来不叫这名儿,他爹叫柴宗亮。就因为娶了公主,得往上挪一辈,成了柴禹锡(他爷爷)的儿子——说白了,亲爷爷成了爹。

三年后,宋真宗的五妹贤懿长公主出嫁,驸马王贻永出身老牌世家,他爹叫王贻正。看这父子俩名字,就明白王驸马也是因为娶公主,跟自己亲爹成兄弟了。像柴宗庆、王贻永这样的例子还不少,清朝有学者阎若璩就说:“宋朝驸马娶了公主,大多改名字,就是为了跟自己爹平辈。”

你不知道的北宋-揭秘北宋那些奇葩制度 (你不知道的北京地铁)(图1)

二、宋真宗打的啥算盘?

到了北宋中期,宋英宗解释过:“咱们老规矩,士大夫家儿子娶了公主,都得升一辈,免得公主对公婆行礼太尴尬。”这里的“舅姑”可不是舅舅姑姑,是指公婆——古代媳妇管公公叫“舅”,婆婆叫“姑”。

可这说法站不住脚啊!比如鲁国长公主,虽然不用给柴宗亮(她公公)行礼了,但照样得给柴禹锡(她“爹”,其实是她爷爷)行礼。史料里写“召禹锡归阙,令公主就第谒见,行舅姑礼,固辞不许”,意思就是硬让公主去拜见“爹”,推辞都不行。所以“免得公主尴尬”根本不是真原因,宋真宗肯定有别的想法。

三、背后的“辈分危机”

其实这事儿跟宋太祖、宋太宗哥俩有关。他俩虽然是亲兄弟,但差了十二岁。古代结婚早啊,男子十三四岁就能成亲,所以宋太祖的儿子和宋太宗的女儿,年龄差得可能比堂兄妹还近。比如宋太祖的长子赵德昭娶了王溥的女儿,宋太宗的女儿贤懿长公主却嫁给了王溥的孙子王克明(就是后来的王贻永)。赵德昭和贤懿长公主本是堂兄妹,结果因为婚姻,辈分直接差了一截。

当时北宋皇室总跟功臣家联姻,不搞点措施,辈分全乱套了——今天堂兄妹变叔侄,明天表姐弟变爷孙,多尴尬。这么一来,宋真宗就整出了驸马升行这规矩,让驸马升一辈,跟公主平辈,辈分就顺了。不过时间一长,这制度就没必要了,宋英宗想废,但他在位时间短,最后是宋神宗给彻底废了。


上一篇: 竟掌管着一路的财赋-监察-北宋前期转运使有何职权 下一篇:这政权是金国扶持起来的-南宋和北宋之间有一个政权 (金国是指)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