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三太子举刀自刎-哈里虎溺水身亡-西洋记第六十六回 (三太子举刀自尽视频)

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又名,三宝太监西洋记,三宝开港西洋记,等,是明代罗懋登所著长篇神魔小说,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admin

《西洋记》,全名叫《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还有别的名字比如《三宝太监西洋记》《三宝开港西洋记》之类的,是明代罗懋登写的一本长篇神魔小说,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成的书。全书二十卷一百回,是根据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编的。讲的是明朝永乐年间郑和挂印招兵,带着王景宏当副手,一共平了三十九个国家。前十四回说的是碧峰长老出家、降魔,还跟张天师斗法的故事。从十五回开始写郑和下西洋,靠碧峰长老和张天师帮忙,一路斩妖除魔,震服各国。情节挺离奇的,文字也一般。

第六十六回 三太子举刀自刎 哈里虎溺水身亡

诗曰:

三千甲士尽貔貅,笑拥牙旗策胜谋。

海上初分鱼鸟阵,军中还取大羊头。

村原昼永天风静,巢穴烟消海日流。

从是天山三箭后,为言劝属状元收。

三太子举刀自刎-哈里虎溺水身亡-西洋记第六十六回 (三太子举刀自尽视频)(图1)

唐状元说:“单射的话,咱们俩算打平了,来试试合射怎么样?”三太子说:“把箭拿出来吧。”唐状元说:“好。”三太子一箭射过来,唐状元一箭挡过去,两支箭在半空一撞,“扑”的一下,窜出一团火来;唐状元装作没看见。三太子又射一箭,唐状元又挡一箭,半空又是一撞,又是一响,又窜出一团火。三太子再射一箭,唐状元再挡一箭,还是半空一撞,一响,一团火。怎么一团火呢?原来三太子不怀好意,合射的时候偷偷拿出火箭,想暗算唐状元。唐状元机灵,也拿出个箔头箭,箭头大,刚好挡住他的火箭,把火给逼出来了。三太子看见三支火箭都落了空,心里有点发虚。唐状元还是装作不知道,只说:“单射打平了,合射也算平,怎么分输赢?”三太子说:“再射一轮怎么样?”唐状元说:“你射不中我,让个女将跟你射一轮吧!”

三太子听见让个女将跟他射,又好笑又恼。怎么好笑又恼?世上都是文官拿笔安天下,武将拿刀定太平,哪有女将能射箭的?这不是好笑!自古以来打仗都是兵对兵、将对将,唐状元让个女将跟我射,这不是小看我吗?可气!心里憋屈了半天没说话。

黄凤仙大喊:“番狗奴!你不答应,是欺负我是女人吗?你不知道女娲补天、木兰从军吗?这都是女人干的事!”三太子被黄凤仙这几句话吓住了,说:“行,跟你射一轮。”黄凤仙说:“怎么射?”三太子说:“先射三支单箭,再射三支合箭。”黄凤仙说:“你先射。”三太子说:“让你先射。”黄凤仙说:“谢谢啦。”拉开弓就是一箭。三太子也学唐状元,放下刀,袖着手,头往左边一闪,箭从右边过去了。黄凤仙又一箭,三太子头往右一闪,箭从左边过去了。黄凤仙再一箭,三太子头一低,箭从上面过去了。黄凤仙心里想:“番官也就这点本事。”故意喝彩一声:“好!好!该你射过来了。”

三太子拉满弓,搭上箭,狠狠射一箭过来。黄凤仙说:“给你们露一手瞧瞧。”怎么露?喊声“左”,那箭果然往左,刚好插在左边鬓角。黄凤仙说:“认得这招吗?”三太子说:“不认得。”黄凤仙说:“番狗!这叫左插花,你连这都不认得?”话没说完,三太子又一箭过来。黄凤仙喊声“右”,箭往右,插在右边鬓角。黄凤仙说:“认得这招吗?”三太子说:“不认得。”黄凤仙说:“番狗!这叫右插花,你又不认得?”三太子心里想:“这女将真会显摆。让我认真射一箭,不让你往左不让你往右,看你怎么办!”拿稳箭,瞄准中间,狠狠射过来。三太子费了老大劲,以为能赢,没想到黄凤仙不慌不忙,喊声“中”,张开嘴,那箭正好射进嘴里,咬着箭还说:“认得这招吗?”三太子说:“不认得。”黄凤仙说:“番狗奴!这叫飞雁投湖,你连这都不晓得?”三太子吓了一跳,说:“世上还有这样的女将!原来南朝人不好惹!”

话没说完,黄凤仙说:“单射完了,再试试合射,怎么样?”三太子说:“行。”黄凤仙说:“面对面射没意思,咱俩背靠背射,你觉得咋样?”三太子低头一想:“说是合射,面对面还怕出错,背靠背怎么行?”故意撒谎说:“我们西洋风俗,见面要面对面,表示尊敬,背对背是怠慢。还是面对面射吧!”黄凤仙也撒谎:“我们中国临阵时,背对背才是强者。”三太子说:“风俗不一样,咋办?”黄凤仙说:“各随各俗,射中了就算赢。”三太子说:“要是射你后背,不算暗箭吧?”黄凤仙说:“尽管射来。”三太子说:“你先射。”黄凤仙说:“这次让你先射。”三太子说:“多承让了。”

话没说完,“扑通”一响,一箭射过来。黄凤仙背对着三太子,一箭射回去。一箭来,一箭去,刚好射个正着,箭头对箭头,掉在地上。两边士兵齐声喝彩。喝彩声没停,三太子又一箭过来,黄凤仙背对着又射一箭。一箭来,一箭去,又射个正着,掉在地上。士兵又喝彩。喝彩声没停,三太子又一箭,黄凤仙又一箭,又射个正着。可这回一支箭射中了三太子的铠甲,怎么回事?原来黄凤仙不用眼看,箭法准,百步穿杨。射到第三箭时,她连发两支,一支普通箭,箭头对箭头;另一支是钢箭,像袖箭一样,射中了三太子的肩甲,正好扎进之前的箭伤。

三太子脚轻头重,从马上摔下来。南军一拥而上,要活捉他。哈里虎鬼头刀一舞,左砍右杀,拦住南兵,把三太子救回关去了。黄凤仙喝道:“呸!今天先饶你们两条狗命,明天再来取!”唐状元和黄凤仙得胜回营,高兴坏了,见了元帅。元帅直夸,吩咐记功司记功,军政司摆宴庆贺,还拿出银牌彩缎赏赐。

哈里虎救回三太子,治了几天伤,心里恨得牙痒痒。番王日夜担心,又不敢说,怕气坏儿子。几天后伤口好了,番王说:“儿子,如今投降算了,别再受刀箭之苦。”三太子说:“父王,你不知道,我现在是骑虎难下啊。”番王说:“啥叫骑虎难下?”三太子说:“我和他打了一个多月,恨透了他,不是他死就是我死,这还不是骑虎难下?”番王说:“只怕他杀得了你,你杀不了他,咋办?”三太子心里不高兴,说:“父王净说丧气话!就算他杀了我,我也顾不得了,非要跟他拼个你死我活!”番王看三太子说硬话,还埋怨自己,不好再开口,闷闷地走了。这也是三太子命该刀下死,早就有不好的兆头了。

三太子看父王走了,叹口气说:“做儿子的要尽孝,做臣子的要尽忠。我本想做个好人,可父王不让我做啊!”哈里虎说:“现在不说父王让不让,只说怎么破敌。”三太子说:“我想好了,只有夜战能赢。”哈里虎说:“咋就肯定能赢?”三太子说:“我带伤回来,南军以为我快死了。白天他们都以为我不能打,更别说晚上,他们肯定没防备。而且今晚风这么大,他们更不会防备。咱们带水兵,驾海鳅船,劫他们的水寨。光劫还不够,每船多带些芦苇柴草,堆到他们船上,放火烧,让他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这计策咋样?”哈里虎说:“上次吃了亏,这次能行吗?”三太子说:“再犹豫就没机会了。不管输赢,今晚必须分个高低。”哈里虎怕扫兴,改口说:“打仗只能往前冲,不能往后退;只能说赢,不能说输。”三太子听了才有点高兴,说:“好话!好话!赢了的话,咱俩子子孙孙都享福。”话没说完,俩人就去教场,坐在牛皮帐上,挑了三千多个精兵,选出八个武艺高强的头目,点了三百只船,装满芦苇柴草,分成六队。三太子和哈里虎各带五十只船打头,八个头目各带二十五只船押后,分成两队,像鸟的两翼,像鱼的两个鳍,前后照应,不许出岔子。分派好了,就等天黑行动。

两位元帅正坐在帐里谈军情,突然一阵旋风从西北刮到中军帐下才停。老爷说:“这风邪门,怕是要损兵折将。”王爷说:“不是怪风,是信风,肯定有事来报。”老爷说:“请国师来问问吉凶。”王爷说:“国师哪管这些,问天师就知道了。”

三太子举刀自刎-哈里虎溺水身亡-西洋记第六十六回 (三太子举刀自尽视频)(图1)

马上传令请天师来。见过礼,分宾主坐下。老爷把旋风的事说了一遍。天师不敢怠慢,掐指一算,说:“这风不简单,今晚三更时分,敌兵要来劫水寨,有好一场惊吓!”老爷说:“咋见得?”天师说:“西方属金,主杀伐;北方属水,色尚黑。这么推算,就知道半夜敌兵要来劫寨。”老爷说:“咋办?”天师说:“祸福难料,躲过去就吉利。既然敌兵要来劫寨,吩咐各将提前准备就行。”老爷说:“多谢天师指点,要不是你神算,差点又中了番狗的奸计!”

送走天师,马上传令各将到帐前商议退兵之策,一个将官献上一计。王爷说:“都有理,但要有个总主意。”老爷说:“啥总主意?”王爷说:“好皮袄不是一只狐狸的毛,万全之策不是一条计。如今遇大敌,有大变,咋能没个总主意?”老爷说:“今天的事,全听王爷的。”王爷说:“我看这样:水军大都督陈堂带五十只船、五百水兵,带神枪神箭鸟嘴铳,停在水寨左边,等敌兵来了就打。中军炮响为号。水军副都督解应彪带五十只船、五百水兵,带神枪神箭鸟嘴铳,停在水寨右边,等敌兵来了就打。中军炮响为号。参将周元泰带五十只哨船、五百水兵,带硫磺焰硝,埋伏在海口东边,等敌兵回来时截杀。听喇叭天鹅声为号。都司吴成带五十只哨船、五百水兵,带硫磺焰硝,埋伏在海口西边,等敌兵回来时截杀。听喇叭天鹅声为号。游击将军刘天爵带二十只哨船、二百水兵,带风火子母炮,来回放炮壮声势。游击将军黄怀德带十只小哨船、一百水兵,带号笛,来回巡哨,探看敌兵来没来,远近吹号报给中军。马如龙、胡应凤、黄彪、沙彦章各带五百步兵,埋伏在海口两边崖上,防备番兵上岸,听到铳响三声就杀。”各将听令后回营准备。

老爷说:“调度周全是王先生的功劳。但还有一件事,对我们不利。”王爷说:“啥不利?”老爷说:“今晚刮东风,是拢岸风,对我们西岸不利。番奴要是放火,他们在上风,我们在下风,不好防备。”王爷说:“这风不怕。我们左右两翼在他们上风,放火烧他们,他们自顾不暇,哪还有空烧我们?”老爷说:“这不算万全之策。我们烧他们,他们烧我们,两败俱伤。必须想个妙计。”王爷说:“没别的妙计,除非把风向调过来。”老爷说:“调风向咋样?”王爷说:“不难,请天师来,就能调风向。”老爷说:“有理。”马上请天师来,说:“东风对我们不利。”天师笑了笑,说:“当年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今天二位元帅又欠了西风。”王爷说:“地方不同,一东一西,全靠天师道力。”天师说:“贫道包了。”元帅说:“麻烦天师快点。”天师说:“二位元帅不用操心,到半夜就有西风。”两位元帅谢了天师,回营等着。

游击将军黄怀德领令回寨,点齐十只小哨船、一百水兵,出去探敌情。一边放船,一边想:“元帅让我探敌情,我要是探得不准,耽误军情!要是明着去,惊动了敌人,咋探得准?还暴露了我们的军情,他们反而有了防备。”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海上白天鹅和我们的船差不多大。我把船扮成天鹅,让他们不知不觉,就能探到真的,他们又防不了,多好!”想好了,马上吩咐拿白布来,把小哨船的桅杆拆了,篷脚卸了,全身用白布幔起来。前面做个鹅头,后面做个鹅尾巴,放在水里闲逛。布幔里坐着士兵,竖着耳朵,睁大眼睛仔细打听,就等三太子的船出来。

三太子和哈里虎到一更天,叫来八个头目,点齐三千水兵,开三百只船,大开城门,一拥而出。只见乌天黑地,船头上一声响。三太子问:“船头啥响?”水兵报告:“城门上吊下一个白胡子老头,挂在船头上,‘扑通’一响。”三太子心里一惊,说:“快把他抓来,问问清楚,这厮是不是南船的奸细?”抓过老头来,三太子问:“你是谁?大半夜的到我船上干啥?”老头说:“我是西总兵门下的文书,奉西总兵之命,送一瓶酒、一只鹅,来献给太子,壮壮军威。”三太子大怒,骂:“这厮肯定是奸细,敢借西总兵的名义!西总兵早魂飞魄散了,哪有酒鹅夜来壮你行色的道理!”抽出合扇刀,照头就砍。一刀下去,砍在船头上,哪有老头!只见船头左边是一瓶酒,右边是一只鹅。三太子又说:“这酒鹅都是妖邪,想迷惑我军心!”提刀砍向酒瓶,一刀下去,窜出一团火,往天上一炸;砍向鹅,一刀下去,跳出一只鹅,往海里一飞。

三太子心里不高兴,一边吩咐开船,一边叫哈里虎来,把老头、酒、鹅的事说了一遍。哈里虎说:“太子,你记得前日祭西总兵时,白鹅跳起来说话吗?”三太子想起来,说:“这么说,今晚不利。”哈里虎说:“为将之道,见机行事,知难而退。既然知道不利,不如趁早退兵。”三太子说:“我昨天跟父王说好了,输赢就在今晚。让我退兵,难。”哈里虎说:“不退兵,前面怕要出岔子,反而不好。”三太子说:“要出岔子,不如先派只小船去探探。探到他们有准备,我们就鸣锣鼓明着打;探到没准备,我们就按计划来,不怕他们不落网。”哈里虎说:“有理。”马上传令,派二十个番兵,驾只小船,悄悄去南船边探虚实。

一会儿,小番回报:“南船鸦雀无声,连草都不动,一点准备没有。就是海面上有几十只天鹅,游来游去,好像知道进退似的。”三太子说:“只要南船没准备,我们的功劳就成了,管他啥鹅不鹅!”哈里虎说:“那鹅,怕是之前船头上的那只吧?”三太子说:“打仗时,该高兴别高兴,该别扭别别扭。净说邪门话!就算西总兵有灵,我成功了,再去祭他一坛。他有父母我养着,有妻子我养着,子孙成人我让他们当官。他还能咋样?”任由开船过去。哈里虎一会儿心惊肉跳,知道不利,可三太子缠着要去,拦不住。这也是南朝该兴,三太子该败。

三百只番船快靠近时,海上烟雾蒙蒙,看不清。东风又紧,急切间靠不了水寨。只见那几十只天鹅还是游来游去,好像有啥意思。番船刚要靠水寨动手,天鹅又冲过来撞。三太子恼了,喊:“弹弓呢?”接过弹弓,反手就是一弹子。弹子打在天鹅背上,“扑通”一响,天鹅肚里齐齐吹了一声号笛。天鹅肚里咋会有号笛?原来这“天鹅”就是黄怀德探军情的小船。他看见番船快来了,借着弹子的势头,吹响了号笛。号笛一吹,中军寨里一声炮响连天。

炮声没停,南船上火光冲天,像白天一样。火光里,左边闪出五十只战船、五百水兵,神枪神箭鸟嘴铳,像下雨一样射过来,截住厮杀。船头站着个大将军,是水军大都督陈堂,全副武装,手拿长枪,大喊:“番狗奴!知道中计了吗?还不快跪下投降,免得一枪之苦!”话没说完,中军寨里又是一声炮响。右边又闪出五十只战船、五百水兵,神枪神箭鸟嘴铳,像下雨一样射过来,截住厮杀。船头站着个大将军,是水军副都督解应彪,全副武装,手拿长戈,大喊:“番狗奴!知道中计了吗?还不快跪下投降,免得一戈之苦!”

三太子看势头不对,不敢打,传令收船,往海口里跑。后面的陈都督、解都督带着胜船追过来,势不可挡,谁挡得住?番船一直往海口里跑。

刚到海口,只见南船上一声喇叭,吹出天鹅声。海口东边,早就闪出五十只战船、五百水兵,火箭火炮一起飞过去,又把硫磺焰硝引火物堆过去,番船着了火,还救得了吗?南船站着个大将,是参将周元泰,全副武装,手拿长刀,大喊:“抓住三太子的,赏金子一千两!”话没说完,又是一声喇叭,吹出天鹅声。海口西边,又闪出五十只战船、五百水兵,火箭火铳一起飞过去,又把硫磺焰硝堆过去。番船烧得更凶了。南船站着个大将,是都司吴成,全副武装,手拿开山大斧,大喊:“三太子在哪里?抓住他的,赏银子一万两!”前后左右都是南船,把番船围得铁桶似的。番船着火,中间游击将军刘天爵带着哨船冲进去放子母炮,喊杀声震天,炮响火猛。加上天师在朝元阁祭风,风又大。番船十个烧死三四个,跳海淹死三四个,只剩一两个,也没处躲。

三太子喊:“会水的上岸吧!”刚说完“上岸”,三声铳响,两边崖上又是喊杀连天,火光通明。火光里,四路军马四个将军:一个是游击将军马如龙,骑马拿偃月刀;一个是胡应凤,骑马拿三十六节简公鞭。这两个一边,一上一下。另一个是黄彪,骑马拿方天戟;一个是沙彦章,骑马拿紫金鞭。这两个一边,也是一上一下。海口两边崖上闪出这四路军马,谁还敢上岸?

三太子抬头一看,烧得惨。海面通红,海水都热了。自己一个人,四下没路。想打,没地方使;想上岸,岸上军马等着;想跳海,不甘心;想投降,不服气。正左右为难,只见上流漂来一只小船,没篷没桅没篙没桨没锚没人。三太子想:“这小船,可能是大船掉下来的脚船吧。算了,当年项羽不渡乌江,自刎了!我躲在这船里,随波逐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枪抓过小船,跳上去。刚跳进舱,里面枪刀钩耙像雪片一样奔过来。三太子知道这是南军扮的船来抓他的,仰天大叫:“苦啊!可怜我的西总兵,前日祭赛时,那只白鹅活过来说:‘太子哥,太子哥,前面人多要折损,陪了一壶酒,还要陪一只鹅。’今天出门,果然有一壶酒一只鹅。海上又有一群天鹅,真灵验!”说完又喊:“父王!父王!儿子顾不得你了!下辈子再当你儿子,尽孝道吧!”话没说完,一手抽出刀,一手就抹了脖子。

众人提着他的首级,报给陈都督。原来这船是陈都督的计策,所以能提着首级来报。陈都督亲自检验。这一仗真狠,三百只番船、三千番兵、八个头目、一个三太子,都烧成了灰。细查番兵,就是不见哈驸马。

毕竟这个哈驸马躲在哪里,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 西洋记第七十五回-番禅师飞钹取头-唐状元中箭取和 下一篇:吸葛剌富而有礼-木骨都险而难服-西洋记第七十二回 (葛刺药材)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