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场红点
这是我另一个朋友小华的父亲亲身经历的事。 上个世纪70年代,小华父亲还......
好吧,听我跟你说个故事,是我朋友小华的父亲的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我朋友的爸爸才刚满18岁,家里穷,没法上学,只能跟着爸妈在家里干农活。后来村里老吴收他做了徒弟。
老吴是个杀猪的,在乡下,杀猪师傅可不得了,是富得流油的行当。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养猪,过年杀猪办年货,杀猪师傅每次去一家,活干完了都能留饭吃,那饭虽然比现在不丰盛,但能吃到肉,对那时候的人来说,已经是很奢侈的事了。吃完了饭喝好了酒,主家还会送几斤肉给师傅带回去。
跟着老吴干,小华的父亲不仅能吃香喝辣,以后还能自己当杀猪师傅,这简直是条好路啊。
不过这行也是有风险的,杀猪是带血的,而且经常要赶夜路。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嘛,夜路走多了,难免会碰上什么怪事。
有一次,老吴要到山那边的几户人家去杀猪,夜里两三点就带着小华的父亲出发了,路挺远的,还得翻山。山那边的村子也是老吴的生意范围,几十户人家,几乎每年都要找他杀猪。
所以他这条路是熟的,只是山上有个坟场,每次都要经过。老吴觉得他自己是杀猪的,没什么好怕的,而且也没碰到过什么事。
那天,老吴带着小华的父亲赶山路,这是小华父亲第一次跟去。他背着杀猪凳,挎着杀猪家伙包,拿着手电筒,老吴背着杀猪盆,两人一言不发地走着。天气挺冷的,有点干燥,而且还是农历十五,天上的月亮特别圆,就算不打手电,也能看得很清楚。
走了七八里路,两人都出了汗,小华的父亲远远地就看见前面隐约有一些土堆,心想快到坟场了,有点紧张,脚步慢了下来。老吴斜眼看了他一眼,说:“别怕,我经常走这条路,你手电筒别乱照,看着路走就行了。”
“哦,我们快点走吧。”小华的父亲听了老吴这么说,也稍微稳了心。
走到近处,才发现山路弯弯绕绕,像个S形,从坟场穿过。两边是土堆,土堆之间还有白雾,阴森森的。路边是墓碑,有的墓碑离地只有半米远。
走了几步,小华的父亲心里松了口气,快要出坟场了。
就在这时,他突然看见前面七八米远的一个墓碑顶上,有两个红色的点,像眼睛一样,闪闪发光。
他吓得赶紧喊了一声:“师傅!”
老吴走在他前面一米多,回头一看,小华的父亲脸色苍白,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
老吴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吓了一跳。这时小华的父亲拿手电照了过去,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蹲在墓碑顶上,长长的耳朵竖着,眼睛是红色的!竟然是一只黑色的兔子!
“别看,往前走,快点!”老吴赶紧说道。
小华的父亲哪还敢停下,跟着老吴快步走过墓碑,出了坟场。也不敢回头。
之后不到两里路就到了山顶,两人匆匆下山,到了村里,天已经快亮了。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到了一户主家,把那头肥猪往杀猪凳上绑,开始干活。小华的父亲在一旁帮忙。今天得杀三头猪,得加快速度。
老吴还跟村里人说了夜里遇到黑兔的事,村里人觉得挺奇怪的,但也没说得清。
就这样,杀完三头猪,天都黑了。两人留下来吃晚饭,酒也喝得不错,主家热情好客,一顿饭吃到晚上九点多,老吴喝得醉醺醺的。
晚饭的时候,另外两户人家也来找老吴,说是明天也得杀猪,所以老吴就把杀猪凳和杀猪盆留在村里,让小华的父亲背着包回家,里面都是杀猪的家伙。
小华的父亲扶着老吴,跟主家道了别,往回走。老吴喝了酒,又上山路,走得慢。等到了山顶的时候,已经夜里十二点多了。
小华的父亲想起那只黑兔,心里直打鼓,生怕再碰到。回家这条路,只能硬着头皮走。老吴风一吹,酒也醒了不少。
再走了一段路,到了坟场边,老吴说:“小华,你拿一把杀猪刀在手里,等下要是再看见那个黑兔,就别管,一直往前走就行了。”
小华的父亲掏出一把刀,这才稍微安心,往前走。
刚转过弯,小华的父亲忍不住回头一看,又吓得魂飞天际!
这次墓碑顶上,竟然有四个红点,墓碑下面还有七八个红点,闪闪发光。
“啊!”小华的父亲惊呼一声,想往回走,却看见老吴借着酒劲,骂骂咧咧地走到墓碑前,狠狠地踢了一脚,嘴里还不停地骂着。
小华的父亲吓坏了,还没反应过来,却看见老吴突然侧身扑倒在地,好像被什么东西撞到了。小华的父亲瞪着眼睛看去,老吴挣扎着起身,仰面朝天,双手乱划,从喉咙深处发出“唔……唔……”的声音,好像有人掐住了他的脖子。
小华的父亲用手电照去,发现老吴满脸通红。再照一下墓碑,哪还有兔子。
小华的父亲反应过来,突然想起自己手里拿着的杀猪刀,鼓起勇气,跑上前,使劲划了几下。老吴顿时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小华的父亲正想说些什么,老吴突然坐起身,用沙哑的声音喊了一声:“快跑!”,带着小华的父亲往来时的路狂奔而回。
两人一口气跑下山,回到了吃晚饭的主家,已经精疲力尽。
主家赶紧把他们让到家里,问发生了什么,两人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主家也没追问,留他们过夜。第二天上午,老吴和小华的父亲也不杀猪了,顶着太阳翻山回家。
几天后,老吴得了一场怪病,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才好,但身体从此虚了,再也没有杀过猪。而小华的父亲也放弃了这条看似有前途的杀猪职业,南下打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