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灵异事件 > 正文

烟台所城里:尘封的古城诡事,童年惊悚回忆

说起所城里,在烟台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往大里说,就像北京的六九城,这里是......

admin
好的,这是对文章的改写,力求更口语化,更像随手写的草稿,并避免了“综上所述”等词语,结尾也自然停止:

烟台所城里:尘封的古城诡事,童年惊悚回忆(图1)

说起烟台的所城,那可真是谁都会提起。就好比北京的内区一样,这是烟台的起点,说是“母亲”也不为过。可又不能说它不是个文物单位,毕竟是烟台旧民居群落的代表。来烟台的人,走在南大街,到胜利路那个十字路口就能看到,东边就是一片平房,那就是所城。我小时候住在姥姥家,离那儿不远,也就百来米。那时候野,到处跑,所以那也是我的乐园。横街竖巷,划分着小孩的“地盘”,谁越界,就得打一仗;四合院,就是捉迷藏的天堂。那时候烟台的家可多啦,高楼少,现在所城都被高楼包围了,就像个被深井一样。就剩下几户老房子,再热闹也比不上以前,脏乱差也是一直存在啊。所以,现在我很少去那儿,因为记忆里的样子,感觉已经消失不见了。

所城是明代建的,那时候这里只是荒海滩,连烟台、芝罘这些名字都没有。古时候在这里,那肯定是要防倭寇的,所以明朝派人在这里修了军事要塞,叫“奇山所”,意思是屯兵的地方。驻守的人家,家眷也得迁过来,有了人,就有了商业,附近的农民也开始种田,就慢慢形成了这个古代城市的雏形。有一次我问过烟台的老文史学家安家正教授,他说清朝的所城四面都是城墙,有门楼、垛口、城楼啥的,白天开东、西、南三个门,晚上关掉所有门。有人问为什么不开北门?结果安教授解释说,中国古代的城市一般不开北门,因为主要敌人是北方游牧民族,北门戒备最严,叫“北门锁钥”。所城也是一样,海在北面,倭寇也是从北面来的,所以不开北门。也就是说,所城和其他传统城市没啥大区别,虽然东西南北一平方华里,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安教授还说,明代的所城街道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列的,中心有十字大道,四个方位都有庙宇,现在都看不到了,真是让人有点唏嘘。

从风水上来说,所城的位置是绝佳的。看过老照片,那时候烟台有三条河【现在都变成了地下河】,一条西南河【现在的西南河路】、一条东河【从虹口到魁星楼一线】、一条辛庄河【现在的辛庄古玩街】。辛庄河从东向西流进西南河,距离东河也就一百多米,三条河呈现“n”字型,所城就坐在这里,南靠南山,北临大海,真是天时地利。风水大师说烟台“旱事不旱,乱事不乱”,一般是说所城。可就是这么好的地方,因为年代久远,还是有些恐怖的传闻……

前面说了,小时候我常在那边玩,可晚上不行,姥姥坚决不让我去。我问原因,她也不说,但表情很严肃,于是我长大了才慢慢知道,不仅是姥姥,其他家长也不让小孩夜里去。这小时候困扰我的一大谜题。后来我问了住在所城里的人,才渐渐了解这座“小古城”的诡异之处……

今天我讲所城里的一些故事,和以前不一样,都是听别人说起的,就当作笔记记录下来吧。

第一个故事是我的一个大哥老王讲的。他小时候也住在姥姥家。夏天晚上,大家都在院子里吃饭,老王当时五六岁,大人不让他插嘴,就坐在小凳子上“制作”一把木头刀。这时,突然从墙外扔进来一些东西,滚落在地面,老王捡起来一看,是圆溜溜的小泥丸,每个泥丸都差不多大小。大人也听到了动静,看到老王捡起泥丸,但反应不大,就继续聊天。小孩当然不会往别的方面想,加上老王是巷子里的“小霸王”,认为是附近的孩子恶作剧,当下提着木头刀就出去了找人拼。可出去了没看见一个人。老王又转了一圈,只找到几只猫。回到院子后,对姥姥说了情况,大人却笑了。邻居老太太说:“那是大仙喜欢你,在逗你玩呐!”后来老王问姥姥什么是大仙,才知道是黄鼠狼。所城300多年历史,人多,黄鼠狼喜欢在百姓家周围做窝,时间久了,扔小泥丸的事大家都见怪不怪,也没当回事。我问过老人们,他们也遇到过这样的事,说的时候都很轻松,说明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是有渊源的。

老王刚才讲的挺轻松,但他的另一个经历就比较诡异了……

老王上小学之前的一个傍晚,他和表弟在院子里玩,突然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以为是舅舅下班回来了,就一起跑到门口迎接。结果来的人不是舅舅,是一个穿着黑雨衣,脚蹬长筒水靴的人,头被帽子遮住,看不清脸,因为天色暗,看不清楚。这个人从他们身边穿过,好像没看见他们。老王小时候比较皮,忍不住喊了一句:“你是特务吗?”那个人转过头来看着他们,转过头的时候脖子是360度转过去的,身体还朝前走,头却对着他们,整个一“倒背人”,眼睛还射出一道绿光,然后就翻过墙头消失了。他们吓得大叫一声,逃回了院子,告诉姥姥外面有个怪人!姥爷操起柴火就冲出去,他们也跟着拿着棍子跟在后面。到了大门外,姥爷大喝一声:“你是干什么的?吓唬小孩?”那个人头也不回,翻过墙头就跑了。姥爷这一嗓子,邻居都出来了看热闹。姥爷对大家说,结果几个青年就翻墙出去找那个人,但没找到。后来有人说那个人是鬼,但也有人说他可能是个变戏法的高手或者狗特务。到底是什么,老王到现在也说不清楚……

前面说了,为什么晚上家长都不让小孩去所城?后来我问我妈妈的同事,她遇到了一件让她终生难忘的事情……

那是她在加班的时候,下班已经快十点了,她住在所城南门里的四合院里。这条路是所城里的“主干道”,她从小就在这条路上,熟悉得很。那时候晚上没什么电视,大家早早就睡了,这条路很安静。她走着走着,发现这条路好像不一样了,长了很多。以前她只要走几分钟就能到家,可今天走了好久还是没看到家门。因为那时候没有手表,她以为是记错了路。她开始四处张望,发现房子都一样,而且临街这边没有窗户,和她熟悉的路完全不一样。她很害怕,突然听到身后有声音,回头一看,远处有一盏红灯笼,她觉得好像那边有救星,就朝那边走去。没走几步,听到了一声响,吓得她一激灵,再一看,家门口的小胡同就在前面,街道两旁的房子也透着灯光。她拐进胡同,又被吓了一跳,胡同里站着一个人,看见她转过来,还嘿嘿冲她笑了,笑得她浑身发毛。等她看清,原来是邻居家的傻姑娘,她是个三十多岁左右的傻子,白天睡大觉,晚上一个人在街上转悠。她觉得是傻姑娘在学小孩放鞭炮,就朝灯笼那边走去,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一声响,吓得她一惊,再一看,那个傻子手里拿着香和鞭炮。她这才明白,原来是傻姑娘在学小孩放鞭炮。她回到家后对家人说了这件事,妈妈说:“你应该是走错路了。”爸爸又说:“以前这条路不是现在的位置,为了消防安全,这条路向一侧移动了几米,而且以前房屋没有窗户!”她这才知道自己走错了路。等她说完,她妈妈说:“你听到那个灯笼的声音,是因为那个方向通向南边的坟地。”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我的张家亲戚讲的故事,他们家是所城三大家之一的“所张家”。他的祖先是镇守所城的武略将军,官职是二品大员,地位很高,是朝廷派来的。将军在一次和倭寇的战斗中牺牲,留下了一把长柄大刀摆在所城西北角的张家祠堂里。这个故事与张家祠堂有关……

建国以后,祠堂被清理掉了,将军的宝刀也被丢到海里,先祖的牌位也被烧掉了。但是祠堂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因为里面没有人供奉,所以每到深夜,就会传出凄惨的哭声。白天没人敢靠近,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堆放杂物的所在……

我的张家亲戚小时候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玩,他们都比较皮。他们听说张家祠堂里有怪事,就想去探险。他们翻过矮墙进了院子。院子里堆满了杂物,门没有上锁,但是窗户是旧式的格子窗。几个小伙伴互相怂恿着谁先进去,然后一起把那个小伙伴推了进去,然后迅速关上门,让他在里面待一会儿。那个小伙伴一开始想出来,但是门被关上了。过了一会儿,他突然从窗户里把格子窗推出来,掉在地上,发出声响,吓了小伙伴一跳。他们定睛一看,这是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几行字。他们围着牌子研究,然后一起翻出院子。第二天早上,那个小伙伴的姥姥急忙找到他的张家亲戚的姥姥,询问晚上的事情。张家亲戚的姥姥询问晚上的情况后,找到了那个小伙伴,然后用红布包住牌子,然后在家里敬了香。

后来,张家亲戚的姥姥告诉他,你们拿的那个牌子,是他们家的一位先祖的牌位,现在没人在意,先祖自然不高兴。后来,他姥姥才告诉他,那天晚上他看见的人是先人的灵魂。我的张家亲戚才知道原来那天晚上看见的是先人的灵魂。

最后我要讲的是我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我到现在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那时候我还没上小学,住在姥姥家,离所城很近。有一天晚上,我、姥姥和姥爷一起睡在床上,靠近卧室门的位置。我很难入睡,姥爷还在泡脚,亮着灯,我不敢睁着眼睛,怕被大人骂。突然我看到一只手从门帘子的侧方伸出来,好像在和我告别,然后消失了。直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着那只手异常的苍白。

希望这更符合您想要的效果!


上一篇: 阴魂不散的商人大院:午夜诡影下的惊悚往事 下一篇:海岸路惊魂:百年老街的半身人传说
  • 灵异事件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