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的雨衣
雨夜,丰夏高架路,一辆白『色』土方车在缓慢行驶。 此处为丰夏高架的高架......
雨夜,丰夏高架路,一辆白土方车慢悠悠地开着。
这路段是丰夏高架的最高点,桥下是宽阔的江面,风大,江水波涛汹涌,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慌。
土方车司机有点累,伸了个懒腰,这时他抬头一看,透过雨和挡风玻璃,好像有什么黄色的东西在飘。
那东西晃来晃去,像个鬼影。
司机有点害怕,下意识地踩紧油门。
可那东西好像跟着他,也跟着飘。
终于,它缓缓落下来,近看,是一件黄雨衣!
天哪,怎么会掉雨衣?
他完全想不明白。
雨衣“啪”地一声吸在挡风玻璃上,像只爪子一样张开。
司机吓了一跳,急忙踩油门,接着,一股力量把他吸出了车,直接“嗖”地一声被吸进了雨衣里。
雨衣成功“捕猎”后,又晃晃悠悠地飘回夜空。
这是最近第三个失踪的人。
之前还有货车司机和车天窗外探出头的后座乘客,都被这件黄雨衣吸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记者陈铭看完报道,感觉脑子里一片乱。这么诡异的事也太罕见,要不是高架桥上的监控,根本想不到。
“吞人”的雨衣,真有这种事?
“要不,说它‘吞吃’更形象?” 陈铭喃喃自语。
接下来一周,陈铭调查了这几起事件,开了个专栏,还给它起了个“吞吃人的神秘雨衣”这样的标题。
他发现,这几起事故地点都差不多,都发生在丰夏高架路的高架桥路段,而且都是在高处发生的。
丰夏高架对车辆高度有限制,货车和土方车都超了限,后座乘客也是站起来才出事的。
也就是说,只有在高架桥上处于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才会招来黄雨衣的袭击。
陈铭把这件事公布了,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甚至有人猜测,这雨衣可能是外星生物。
“丰夏高架的高处的人会被雨衣吞噬” 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
陈铭的新闻机构提议做个实验,让警方配合。
实验的内容很简单,让人站到高处,引来雨衣,看看个究竟。
试验当天,高架桥被封锁,只留下媒体、警方、医务人员和几位领导。
陈铭作为提议人,也参加了。
他看到消防员搬来一张很高的梯子,准备引来雨衣。
试验定在中午12点,大家都做了充分准备。
等待的时候,陈铭看了看时间,11点51分了。
这时开始下雨,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大雨,不过好在他们准备了雨伞。
领导开始发雨伞,每个人都撑着,除了消防员。
12点一到,实验开始。
陈铭看到消防员慢慢爬上梯子,他们身上系着绳子,下方还有人拉着。
消防员周围是警力,甚至备了枪。
当消防员爬到最高点时,现场静悄悄的。
陈铭有些担心:“是不是哪里不对?”
“再等等吧。”
等了十几分钟,有些人开始不耐烦了。
陈铭觉得,按照之前的规律,高处的人都会遇难,应该不会出错。
他扫视一圈,发现大家都在撑伞,包括他自己。
突然,他意识到,如果雨衣真是某种未知生物,它会不会在等待机会?
现在他明白了,被雨衣吸走的人,并不是指自身高度,而是加上了汽车和高架桥的高度。
也就是说,只要达到那个高度,不管是自身还是借助工具,都将遭遇厄难。
正想着,陈铭喊着让大家放下雨伞。
为时已晚,密密麻麻的黄雨衣从半空中飘来。
“乱”了!消防员一个站不稳,掉下梯子,其他人也四处逃窜。
陈铭跑回车里,驶离高架桥。
一路上,他看到被雨衣吸走的人,也升上天空。
他惊吓地赶回家,老婆杨惠正在准备晚饭,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陈铭透过窗帘,看到窗外飘着影子。
他拉开窗帘,脸色苍白。
那件雨衣正飘浮在半空中,等待着下一个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