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款外星人
2016 款 Alienware 系列概览Alienware 作为戴尔旗下的高端游戏本品牌,在 2016 年推出了多款备受玩家关注的机型。新一代的设计语言、更新
2016 款 Alienware 系列概览
Alienware 作为戴尔旗下的高端游戏本品牌,在 2016 年推出了多款备受玩家关注的机型。新一代的设计语言、更新的内部构架以及更为强劲的显卡和处理器,使得这些产品在当时的游戏笔记本市场中占据了显眼的位置。下面从外观、核心硬件、散热、屏幕、键盘以及扩展性等几个维度,对 2016 款 AlienAlien 进行系统梳理。
一、外观与机身材质
-
全新 AlienFX 灯效
2016 年的系列首次引入了 16 万色可自定义的 RGB 灯光系统。灯光条不再局限于机身侧边,而是环绕在键盘、底部散热口以及扬声器格栅上,支持多达数千种灯效组合和同步至外设。 -
碳纤维与铝合金混合结构
机身采用碳纤维复合材质覆盖在铝合金底座上,兼顾轻盈和坚固。相较于前代的全金属机身,重量下降约 200 克,手感更加细腻。 -
锐利的线条与“外星人”标识
侧面和背部的线条更富冲击感,配合标志性的外星人头部 LOGO 立体浮雕,整体视觉冲击力十足。
二、核心硬件配置
型号 | 处理器 | 显卡 | 内存 | 存储 | 价格区间(人民币) |
---|---|---|---|---|---|
Alienware 13 (R3) | Intel Core i7‑6700HQ | NVIDIA GTX 960M(2 GB)/ GTX 970M(3 GB) | 8‑16 GB DDR4-2133 | 256‑512 GB SSD + 1 TB HDD(选配) | 12k‑15k |
Alienware 15 (R3) | Intel Core i7‑6700HQ / i7‑6820HK (超频版) | GTX 970M / GTX 980M / GTX 1070 (Max-Q) | 8‑32 GB DDR4-2133 | 256‑1024 GB SSD + 1‑2 TB HDD | 14k‑22k |
Alienware 17 (R3) | Intel Core i7‑6820HK(超频) | GTX 980M / GTX 1080 (Max-Q) | 8‑32 GB DDR4-2133 | 256‑2048 GB SSD + 2‑3 TB HDD | 18k‑28k |
-
CPU
采用第 6 代 Skylake 架构的 Core i7 系列,最高可达 4.1GHz 的 Turbo Boost,配合 6 核 12 线程的设计,为高负载游戏和多任务处理提供了充足算力。 -
GPU
该年度是 Alienware 首次将 Maxwell 架构的 GTX 10 系列显卡带入笔记本阵容,GTX 1080 Max‑Q 版本在 17 英寸机型上实现了接近桌面级别的渲染能力。显存容量从 3 GB 提升至 8 GB GDDR5,进一步提升了大场景渲染的流畅度。 -
内存与存储
DDR4 2133MHz 内存的标配提升了带宽,最高支持 32 GB 双通道配置。存储方面,提供了 SSD+HDD 双盘位组合,用户可以自行决定是追求极速启动还是大容量存档。
三、散热系统的升级
-
双风扇双热管设计
机身内部采用两组 8 叶散热风扇 + 双热管(CPU 与 GPU 各一),配合全新设计的热管排布,使热量在机体内部形成更为高效的循环通道。 -
可调节风扇转速
通过 Alienware Command Center 软件,用户可以在“静音模式”“性能模式”“游戏模式”等预设档位中自行切换,甚至自定义转速曲线,以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 -
冷却垫兼容性
底部散热孔的布局经过重新规划,配合标准尺寸的外置冷却垫,可进一步降低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时的温度峰值。
四、显示屏与视觉体验
-
13.3、15.6 与 17.3 英寸多规格
13 系列采用 1080p IPS 屏幕,亮度约 300 nits,适合日常办公和轻度游戏。15 与 17 系列则提供了两种分辨率选项:标准 1080p(144Hz 刷新率)以及 4K UHD(60Hz),满足不同玩家对细节和帧率的需求。 -
G-Sync 兼容
部分高配版本内置 NVIDIA G‑Sync 模块,实现显卡帧率与屏幕刷新率的同步,显著降低撕裂与卡顿。 -
颜色校准
出厂时已完成 100% sRGB 色域覆盖的色彩校准,对比度与色彩还原度在同类产品中表现突出,适合对画面质量有较高要求的玩家。
五、键盘与输入体验
-
机械感键帽
采用 1.5mm 行程的低位键帽,敲击手感比传统笔记本键盘更为清晰。每颗键都有背光,支持 16 万色自定义变换。 -
防冲突技术
Alienware Command Center 中的 “键盘冲突防护” 功能能够在高速连按时保持按键注册的准确性,尤其在格斗或射击类游戏中拥有显著优势。 -
多媒体快捷键
包含音量、静音、亮度、键盘灯效切换以及“游戏模式”开关等专属键位,提升操作便利性。
六、扩展性与接口配置
-
丰富的 I/O
机身左侧提供 1 个 USB 3.0 Type‑C(支持 DP Alt‑Mode 和 Power Delivery)、2 个 USB 3.0、1 个 HDMI 2.0、1 个 Mini‑DisplayPort 1.2、以及 3.5mm 耳机/麦克风组合孔。右侧则配备了 1 个 Ethernet RJ45、SD 卡读卡器以及 1 个 USB 2.0。 -
内部可升级
通过底部的螺丝板块,用户可以自行更换 SSD、HDD,甚至将 2.5 英寸硬盘升级为更大容量的 PCIe NVMe 固态盘。内存插槽为两条 SO-DIMM,均为可拆卸设计。 -
无线网络
标配 Killer Wireless‑AC 1550(802.11ac)网卡,搭配 Bluetooth 4.1,保证了高速的网络连接和外设兼容。
七、软件生态与用户体验
-
Alienware Command Center
统一管理灯效、散热、性能模式以及游戏库的中心化软件。界面简洁直观,支持快捷键呼出,且可通过云同步保存个人配置。 -
驱动与 BIOS
随机附带的 Dell Update 程序会自动检测显卡、芯片组及 BIOS 更新,确保系统在发售后数月内仍保持最佳兼容性。 -
游戏优化
在 Command Center 中预设了数十款主流游戏的性能档位,如《魔兽世界》、《英雄联盟》、《绝地求生》等,一键切换即可自动调节 CPU/TDP、显卡频率以及风扇曲线。
八、市场表现与用户口碑
-
定位高端
2016 年的 Alienware 系列在当年被视为“高配置+炫酷外观+强散热”的代名词。价格虽较普通游戏本高出约 30%‑50%,但对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的玩家来说仍具吸引力。 -
用户评价
大多数玩家对键盘灯效、散热系统以及机身材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少数反馈集中在重量稍大(尤其是 17 英寸机型)以及对电池续航不够满意,但整体满意度保持在 4.3/5 以上。 -
竞争对手
同期的 MSI GT72、Razer Blade 15 与 ASUS ROG Zephyrus 均在不同维度与 Alienware 形成抗衡。Alienware 通过更为丰富的灯效和更完善的散热系统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了独特的定位。
九、后续升级与延伸产品
-
配件生态
与 2016 款机型同步发布的还有外星人专属的游戏鼠标、机械键盘以及耳机,均可通过 AlienFX 软件实现灯光联动。 -
后续续作
2017 年的 Alienware 15/17 R4 继续沿用相同的机身结构,但在显卡上升级至 GTX 1080(移动版)和 RTX 2070,进一步提升了光追和 AI 计算能力。 -
二手保值
受限于高端定位和相对稀缺的配件组合,2016 年款 Alienware 在二手市场仍保持了较好的保值率,部分高配版的售价甚至接近新品的 70% 左右。
十、使用场景与推荐人群
-
硬核玩家
对画质、帧率有极致追求,常玩《刺客信条》《绝地求生》以及《战地》系列的玩家,可选择配备 GTX 1080 Max‑Q 的 15/17 英寸机型。 -
创作者
需要兼顾视频剪辑、渲染与游戏体验的内容创作者,可利用双硬盘+大内存配置,配合 4K UHD 屏幕实现高效工作流。 -
移动办公
若以便携为首要需求,13 英寸 R3 版搭配 SSD 与 8 GB 内存组合即可满足日常办公、轻度图形处理以及云游戏需求。
十一、购买建议与注意事项
-
核对显卡型号
同一型号的机型可能提供多个显卡版本,务必在购买前确认所选 GPU 是否满足预期的性能需求。 -
检查散热口与风扇转速
在实际使用前,建议使用 HWMonitor 或 AIDA64 等监控软件进行温度测试,以确保散热系统在高负载下的运行状态。 -
考虑后期升级空间
如果计划在几年后进行内存或存储升级,请提前确认机身是否有足够的螺丝板空间,以及是否配备了额外的 M.2 插槽。
结尾自然停留在此,留下对 2016 款 Alienware 的全面认识与实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