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蜀国土地只有魏国的五分之一-为何诸葛亮敢北伐呢 (蜀国土地只有一亩吗)

白帝城托孤,刘备说的是实话,刘禅无能,老爸不可能不知道,但没有别的办法,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说公可自取,无非是说,你取位了也是我允许的,让我儿子活就行了,我们的事业还要继续下去,相比刘备,亚历山大的遗...

admin

白帝城托孤那会儿,刘备说的实话,刘禅啥样,当爹的能不清楚?但没办法啊。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说“公可自取”,说白了就是“你要真想坐这个位置,我也认,保我儿子活下来,咱们的事业接着干”。跟刘备比,亚历山大的遗嘱才叫惨,他是暴病死的,压根没安排,儿子刚出生,继承个锤子,有人问继承人,他只能回“给最强者”。就算诸葛亮想夺权,刘备能直说吗?用这种试探也太蠢了。还有人问诸葛亮为啥不取而代之,咱先不说他是千古忠臣,换你你敢吗?争夺天下是你死我活的活儿,蜀国人口土地才魏国五分之一,中原当年跟现在东部似的,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宋朝长江流域才成经济中心,蜀国北伐魏国,胜算小得可怜。蜀国要是北伐不成,又弱又稳的魏国能让蜀国一直存在?统一早晚的事,想在蜀国当土皇帝传代,白日做梦吧。

现在人分析刘备,总爱往权谋上靠,这三国演义写得太“天真”了,反倒让人觉得刘备全是算计。其实历史上像刘备这样的领导真没几个,他凭啥吸引那么多人才?百姓为啥拥戴他?对这种人来说,阿斗那点分量,能重过蜀汉的存亡和跟刘备过命的兄弟?我觉得不能。创业雄主的权谋主要对付外人,外部矛盾才是大头,内部问题凭他的能力、魅力、声望,根本不用玩那些花花肠子就能摆平。真正爱对内玩权谋的是继任的有能耐的君主,个人声望和势力不够,政权创立多年内部矛盾攒多了,才花心思理顺内部。

孙十万(孙权)就是例子,东吴刚站稳脚跟时,内部斗得跟啥似的,后来割据东南稳了,内斗也没停,但至少没那么慌了(东吴三足鼎立后基本没进取心,勉强能跟大一统后的王朝比,而且政权关系复杂,出问题也比那些王朝快)。对刘备来说,诸葛亮篡权的概率,比诸葛亮直接投降的概率还低。后来诸葛亮跟刘禅合作得好,压根没篡权的实际利益。刘禅没才能,从刘备其他儿子里再选一个当季汉皇帝不就行了。

蜀国土地只有魏国的五分之一-为何诸葛亮敢北伐呢 (蜀国土地只有一亩吗)(图1)

武侯是“大脑”,关羽是“拳头”,谁排第二真没那么重要,或者说构不成冲突。关羽重心在荆州前线,但诸葛亮的作用不止益州,刘备政权的战略方向和运作基本按他的想法来。建行政班子、施法,这事儿特辛苦,诸葛亮干的,就是让刘备从一个到处转战的军事集团,变成能治理几个州的像样国家,这事儿多重要。说关羽可能是二号人物,应该是说他镇荆州那会儿,但诸葛亮没入川前,他俩共镇荆州,关羽守江北防魏,诸葛亮管荆土军务政务;诸葛亮入川、刘备进汉中,相当于诸葛亮镇益州(成都),关羽还是镇荆州,你看,诸葛亮啥时候地位都不弱于关羽。一般来说文官比武官排前面,说诸葛亮是二号人物,没毛病。

蜀国土地只有魏国的五分之一-为何诸葛亮敢北伐呢 (蜀国土地只有一亩吗)(图1)

刘备死那会儿,蜀汉刚建立,局势乱成一锅粥,这时候不想着咋存续政权,反而想搞死集团里最厉害的战略制定者、最稳定的内政施行者、最靠谱的志同道合者,那真是蠢到家了。白帝托孤摆明了是给诸葛亮赋权(自古皇帝托孤,能托给不信任的人?就算后来证明大臣不行,但皇帝本人得先信任才会托孤),居然有人信阴谋论。当时蜀汉政权能不能继续存在都两说,刘备哪还有心思担心刘禅被篡权。

为啥不是“阴谋”?因为这根本就是“阳谋”。诸葛亮要是真想“自取”,刘禅那点实力根本挡不住。但诸葛亮是啥人?他肯定不干。刘备知道,诸葛亮也知道,刘禅心里门儿清。所以刘备托孤,不过是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其实啥也没改变,也用不着改变。说白了,诸葛亮要是忠臣,刘备用不着吓唬他;要是野心家,吓唬也没用。刘备知道,诸葛亮也知道,刘备非说出来,变成“公共知识”了。老有人说“刘备一句话害死吕布、一句话控制诸葛亮……”这简直侮辱诸葛亮智商,也太高估刘备的嘴炮了。这哪黑刘备,简直把他捧成上帝了,他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小编觉得,刘备这人就是靠“德”服人的仁义君子,他说的话都是掏心窝子。诸葛亮比曹丕厉害,他能代替刘禅,这话刘备说得一点不假。他熬了半辈子就为匡扶汉室,这理想从没变过。白帝托孤,说白了就是想让诸葛亮把大权抓牢,继续扛这面大旗。现在那些阴谋论的人,根本不懂历史,也不尊重先贤,净盯着“利”字看,把司马懿那种鹰视狼顾的人捧上天,反倒把刘备、诸葛亮这些有大智慧、大理想的人贬得一钱不值。


上一篇: 三国猛将中-到底有哪些人能够二十回合击败徐晃 (三国猛将中的胖子是谁) 下一篇:两人结果为何完全不同-韩信和诸葛亮都出川打天下 (两人结果为何不能结婚)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