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其实他很值得尊敬-管宁在-是个反面典型-三国演义 (其实你很值得)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管宁和华歆的故事,很值得回味,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不理会,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

admin

在《三国演义》里,管宁和华歆的故事,老早之前就让我印象深刻。

他俩有次一起在菜园里刨地种菜,地上突然掉了一小块金子。管宁跟没看见似的,一锄头就锄过去了,跟锄块瓦片、石头子儿没两样。华歆呢,捡起来瞅了瞅,又给扔了。

还有一回,两人同坐一张席子上读书,外面突然传来车马声,说是有达官贵人过路。管宁照旧低头看书,华歆却把书一撂,跑出去张望了半天。

管宁当时就不乐意了,拿起刀把席子一割,分开座位,说:“你不是我朋友。”

其实他很值得尊敬-管宁在-是个反面典型-三国演义 (其实你很值得)(图1)

这典故太有名了,所以很多人只记住前面,觉得华歆这人不行,一看就是贪图名利、人品低下的主儿,进了官场指定没好事。但说实话,真相和我们想的差远了。

初平那年,董卓把汉献帝迁到长安,华歆就从蓝田翻过秦岭,去了南阳。当时袁术在穰城,想留他帮忙。华歆劝袁术发兵打董卓,袁术不听,华歆干脆不干了,决定离开袁术,另找地方。

他往东走到徐州,正好献帝下诏,让他当豫章太守。华歆当太守挺清静,不折腾百姓,官吏和老百姓都很感激他,也特别拥戴他。后来扬州刺史刘繇死了,整个扬州的百姓居然一起推举华歆当刺史。华歆觉得没皇命就上任,不合规矩,硬是拒绝了。

结果老百姓就在太守府外守了好几个月,最后还是被华歆好言好语劝回去了。后来孙策占了江东,华歆知道孙策打仗厉害,就收拾好衣冠去迎接他。孙策也知道华歆有本事、有德行,还比他大,就按上宾的礼节待他。

其实他很值得尊敬-管宁在-是个反面典型-三国演义 (其实你很值得)(图1)

孙策死后,曹操在官渡给献帝上书,让华歆去许昌任职。孙权不想放人,华歆跟他说:“您现在能听皇帝的话,才能和曹公交上朋友,但这交情还不稳呢。让我去那边,帮您把关系再加固一下,不是更好吗?您现在留我,养个闲人,有啥用?”孙权听了挺高兴,就答应让他进京。

听说华歆要去京城上任,他的老朋友、老同事一千多人都来送他,还送了“几百金”那么多钱。华歆来者不拒,偷偷在送的金子上做了记号。临走那天,他把金子都摆出来,对送行的人说:“本来没想拒绝大家的礼物,所以收了这么多。可我这趟是独自一人去,本来没犯啥事,但身上带着这么多值钱东西,万一让人当成贼,可就说不清了。各位替我想想办法吧。”大家没办法,只好把东西收回去了,心里还挺佩服他这品德。

华歆到了京城,先被任命为议郎,兼司空的军事,后来升了尚书,又转成侍中,再后来接替荀彧当了尚书令。

其实他很值得尊敬-管宁在-是个反面典型-三国演义 (其实你很值得)(图1)

他官做得高,但工作特别认真,经常通宵干活,人也特别清廉。他的俸禄和皇帝赏的东西,都拿去救济亲戚朋友了,家里连一百斤粮食都没有,更别说十斗了。朝廷有时候会把罚没的年轻女子赏给大臣,只有华歆不收,反倒帮她们找个人嫁了。

曹丕知道了,直叹气,还下诏书说:“华司徒这人是国家难得的老好人,他做的事合乎天理,老百姓都打心底里信服。现在大官们吃香的喝辣的,就他一人吃青菜豆腐,还一点都不计较。”这品性一直保持到他老,活到75岁,谥号敬侯。

所以啊,咱们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别光看一面,得把他一辈子或者整件事都捋一遍,才能看得明白点,不至于冤枉了谁或者把事儿看走眼。


上一篇: 管宁凭什么在三国中首屈一指-他的游戏-很少人懂! (管宁是谁) 下一篇:管宁是管仲后人吗-管宁人物生平简介 (管宁是管仲后人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