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有何目的 (刘备为何要发明武器)
三国中,刘备输得最惨的一仗莫过于夷陵之战,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里夷陵之战被描述为,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以怒兴师一意孤行,听不进别人的劝谏,导致惨败,那...
三国里刘备输得最惨的,估计就是夷陵之战了。说到这仗,《三国演义》里写的是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一怒之下发兵,谁劝都不听,结果惨败。但问题是,刘备打夷陵,到底真就是想给关羽报仇,还是另有打算,比如把荆州夺回来?
要搞清楚这事儿,还是得翻翻史书,看看蜀、吴、魏三方当时都是怎么记载的。
先看蜀国这边。《先主传》里写:“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说白了,就是刘备一开始就恨孙权偷袭关羽,打算打过去。《法正传》里也提到:“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刘备当了皇帝后,要伐吴给关羽报仇,大臣们都劝,他谁的话都不听。这么看,蜀国自己的史料,明明白白写着伐吴就是为关羽报仇!
再看看吴国。刘备打过来的时候,孙权派诸葛瑾去求和,信里说:“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这话挺有意思,诸葛瑾觉得刘备兴师,可能是因为吴国占了荆州、害了关羽。吴国那边陆机的《辨亡论》更直接,说刘备伐吴“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既要给关羽报仇,还想把湘西那块地(也就是荆州)拿回来。其实孙权当初派吕蒙偷袭荆州,杀了关羽,估计心里也门儿清,刘备早晚得找上门,占了人家地盘、害了人家兄弟,能不担心吗?
魏国虽然没直接参战,但一直在旁边看热闹,他们倒是看得挺明白。黄初元年,曹操问群臣刘备会不会给关羽报仇打吴国,大家都说蜀国本来就小,名将就关羽一个,关羽死了、军队也垮了,国内肯定害怕,不可能再出兵。只有刘晔不一样,他说:“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於终始之分不足。”意思就是,刘备这人想靠威武立住面子,肯定会出兵显摆实力;而且他和关羽关系好得跟亲父子似的,关羽死了不报仇,说不过去。
把魏蜀吴三方的史料捋一遍,会发现蜀国这边咬死了就是给关羽报仇;吴国和魏国呢,都觉得刘备这事儿有两层意思,既要报仇,也要夺荆州。
所以关于刘备打夷陵到底为啥,吵来吵去,有人说纯为报仇,有人说打着报仇旗号夺荆州,还有人说俩目的都有。说真的,我觉得这俩根本不用分那么清——关羽怎么死的?不就是孙权为了抢荆州,派吕蒙偷袭,关羽兵败被杀的吗?孙权这一下子,同时干了俩事:占了荆州、杀了关羽。刘备伐吴不也一样?给关羽报仇,就得把荆州夺回来;夺回荆州,也算给关羽报了仇,这俩事儿根本就是一体的!
至于蜀国为啥非说就是为报仇,也正常。现在老有人问:“刘备为啥等两年才报仇?江山社稷不比兄弟情义重要?”可咱们用现在的想法去猜古人,真不一定对。关羽对刘备那可不是一般的兄弟,是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计,是创立蜀汉的功臣。刘备要是不给关羽报仇,就像刘晔说的——不光自己心里过不去,天下人都会戳他脊梁骨,说他不够义气。
夷陵之战都快过去1800年了,那时候的人想法跟咱们现在差太远。真要搞懂刘备为啥打这仗,还是得搁当时的社会规矩、价值观里去琢磨。所以啊,纠结“到底是为报仇还是夺荆州”,真没必要,这俩根本就是一码事,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