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嗣宗为什么会丢掉自己的前程-真相是什么 (姜嗣宗为什么不能上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姜嗣宗为什么会丢掉自己的前程的文章,在古代封建社会,谁都对于官场的晋升而梦寐以求,孜孜不倦,然而,在封建官场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有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威胁,有时候,一句话失...
今天聊聊唐朝那个因为一句话丢掉前程的姜嗣宗吧。
谁不想在官场往上爬啊,古代人更是天天琢磨这个。但官场这地方,斗争太激烈了,各种明枪暗箭。有时候话说错了,前途就没了,小命都可能不保。比如唐朝武则天时代的姜嗣宗,就是典型例子。
武则天刚掌权那会儿,已经收拾了不少唐朝的老臣,但有两个人,她一直不太放心。一个是当朝宰相裴炎,另一个是西京留守刘仁轨。
先说裴炎。这人本来跟武则天是一条心的,当年唐中宗李显说错话,就是他告的密,直接把李显给拉下皇位了。可奇怪的是,中宗被废、睿宗继位后,这宰相突然倒戈,站到李氏那边去了。
武则天想建七庙,抬高她家地位,裴炎不干;武则天要杀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断了李唐宗室的念想,裴炎也反对;徐敬业在扬州造反,他还趁机劝武则天把权力还给皇帝;更绝的是,他还想趁武则天去龙门玩的时候,用武力逼她把权力还给睿宗。
对政敌,武则天向来心狠手辣,亲儿子都能下下得去手,何况是个宰相。所以武则天二话不说,直接给裴炎安个谋反的罪名,抓进了大牢。
不过宰相这官儿,在当时是百官之首,关系网大得很。好多人都冒着风险替裴炎说话,比如凤阁侍郎胡元范、纳言刘齐贤、大将军程务挺这些大官。他们还撂下话:“要是裴炎都谋反,那我们跟着一起反了!”武则天肯定不会放过裴炎,但直接驳了百官的面子又不好,只好敷衍着说:“裴炎谋反是有证据的,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我知道他谋反,你们没谋反。”
武则天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她更在意千里之外的另一个人,那就是西京留守刘仁轨。
刘仁轨这老资格,经历过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个朝代,早就当到顶级大官了。当年白江口一战,他把倭国和百济联军打趴下,威望高得很。虽然他年纪大了,但守着长安这么个重地,能量可不小。
之前武则天还写信给刘仁轨,捧他跟汉代的萧何一样,是国家的顶梁柱。可刘仁轨根本不买账,上书说自己不配,还要辞掉西京留守的官。不仅如此,他还拿吕后的事儿影射武则天,劝她别乱来。
换别人,武则天早就一刀砍了。可面对这个老臣,她也不敢轻举妄动,反而使劲拉拢,好言好语劝慰,还封了乐城郡公。
那裴炎的事儿怎么处理?武则天当然想看看刘仁轨的态度,就派了自己的心腹姜嗣宗去长安打探消息。姜嗣宗官不大,但对武则天那是忠心耿耿,武则天派他去这事儿,说明挺信任他的。现在太后大权在握,眼看天下就要姓武了,他这样的心腹前途一片光明,心里美滋滋的,差不多是哼着小曲从洛阳到了长安,见到了刘仁轨。
刘仁轨是官场老油条,特别看不惯这个趾高气扬的后辈。他知道李唐快不行了,武家肯定要起来,自己年纪大了也折腾不动了,但决定为李唐除掉姜嗣宗,也算尽点心。
姜嗣宗叭叭说了一通,最后补了一句要命的话:“我觉得裴炎这人行迹挺奇怪的,好一阵子都不对劲。”(原文是“嗣宗觉裴炎有异于常久矣”)
刘仁轨心里一紧,脸上却没露馅,问:“你发现了?”姜嗣宗想都没想就说:“是啊。”
就这么一句话,把姜嗣宗的命给送了。刘仁轨让姜嗣宗带份奏章回去,姜嗣宗到死都没想到,自己屁颠屁颠带回洛阳的,其实是自己的催命符。奏章上写着:“姜嗣宗明知裴炎谋反,却不上报。”(原文是“嗣宗知裴炎反不言”)
武则天一看奏章,立马把姜嗣宗给砍了。她心里门儿清,这是刘仁跟她做的交易——这八个字,不仅是告发,更是刘仁默认裴炎谋反,不会插手。两个老狐狸这么一唱一和,姜嗣宗的小命就没了。